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姚勉的《贈黃道士思成祈雨感應》
全文:
丁巳孟秋春戊午,不雨三時嗟旱苦。
低田高壠皆黃埃,佳種幾成不入土。
富家倉廩鐵灌鎖,民腹為雷淚為雨。
更遲十日天不問,血肉磨牙總豺虎。
懸官祈禱聊具文,飢聲嗷嗷恬不聞。
山中道士睡不著,鞭龍起電驅風雲。
天瓢點滴翻駿馬,一日甘霖遍天下。
盡將昨夜赤千里,化作今朝青四野。
農家笑語無愁聲,指日可望天太平。
熙朝真主聖且明,漢雨不待宏羊烹。
或言天民天自恤,或夸調燮有新術。
山中道士不言功,飽飯熟睡聽松風。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中道
(1) 半路;中途
中道而返
中道還兄門。——《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而中道崩殂。——諸葛亮《出師表》
若中道而歸。——《後漢書·列女傳》
(2) 中庸之道
(3) 指一種特定的德操和哲理,據認為,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於趨向自滿和自苦的兩個極端而從速徹悟
不言
(1).不說。《書·說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 晉 孫綽 《天台山賦》:“恣語樂以終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九:“空堂黃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管子·心術上》:“故必知不言無為之事,然後知道之紀。”《南史·王儉傳》:“所以得厝私懷,實由稟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問 《桂陽三日述懷》詩:“愚謂嬉遊長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飽飯
吃飽。 漢 王充 《論衡·辯祟》:“人之疾病,希有不由風溼與飲食者;當風臥溼,握錢問祟,飽飯饜食,齋精解禍,而病不治。” 唐 杜甫 《可嘆》詩:“吾輩碌碌飽飯行, 風后 力牧 長回首。” 巴金 《五十多個》:“在那裡他們希望會得到工作,得到飽飯,得到溫暖。”
熟睡
睡得香甜、深沉
他們一連熟睡了10小時
松風
(1).松林之風。 南朝 宋 顏延之 《拜陵廟作》詩:“松風遵路急,山煙冒壠生。”《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特愛松風,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 唐 杜甫 《玉華宮》詩:“溪迴松風長,蒼鼠竄古瓦。” 清 姚鼐 《題張篁村萬木奇峰圖》詩:“松風遠自雲中起,搖盪雲光山色里。” 李廣田 《記問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後吧,山裡的泉水,萬馬奔騰的向下馳去,發出嚇人的聲響,又加以松風呼嘯,自己就像在海濤中夜行。”
(2).古琴曲《風入松》的別稱。 唐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盤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風》兮寂萬壑。” 宋 蘇軾 《十二琴銘·鶴歸》詩:“白鶴歸來見曾玄,《隴頭》《松風》入朱絃。” 明 唐順之 《銅雀台》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紙窗兒明,僧房兒雅,一椀松風啜罷,兩箇傾心地便説知心話。” 凌景埏 校註:“松風,指茶。”
姚勉名句,贈黃道士思成祈雨感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