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塞湖泛月即景》
全文:
河源雨過晚霞明,霞盡祗餘迥宇清。
恰好蘭舟待曲岸,便邀桂魄泛空瀛。
返觀爐錘那施巧,誰上弓弦欲就盈。
高燭四山惟靜碧,平磨一水特光晶。
對來直擬忘形色,挹處真教恬性情。
試問千秋載月者,此時此境若能並。
參考注釋
返觀
回頭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八》:“獨所踞崖端危險,不能返觀。”
爐錘
亦作“ 爐鎚 ”。亦作“鑪槌”。 1.猶錘鍊。 宋 蘇軾 《次韻孫莘老見贈時》:“爐鎚一手賦形殊,造物無心敢忘渠。” 宋 楊萬里 《晚寒題水仙花並湖山》詩之三:“鍊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 明 李贄 《四書評·論語·先進》:“多言而躁之人,定須這樣爐錘他。” 清 趙翼 《簷曝雜記·汪劉二公文學》:“ 劉文定 公亦令諸門生撰稿,卻不肯襲用一語。而其中新料、新意,又必另入爐錘,改製而用之,蓋為刻稿地也。”
(2).指冶煉工業。 楊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記》:“即使 盛氏 慚於清議謝絶外人,爐錘再興,狹隘如昨,何如收歸國有,大事擴張。”
見“ 爐錘 ”。
施巧
施展巧技。《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卒然遇逸材之獸,駭不存之地,犯屬車之清塵,輿不及還轅,人不暇施巧,雖有 烏獲 、 逢蒙 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株盡為難矣。”《文選·王褒<洞簫賦>》:“ 般匠 施巧, 夔 襄 準法。” 張銑 註:“ 般匠 ,古之巧匠,令施巧而作簫也。”
弓弦
(1) 弓上的弦
(2) 比喻比彎道短而直的路線
順著小路走,淨走弓弦,近便多了
射者,弓弦發矢也。——《管子·形勢》
乾隆名句,塞湖泛月即景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