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之世的《壽周宗師三十四韻》
全文:
鳳歷三千紀,龍沙八百身。
貞符歸寶籙,華祝葉昌辰。
五老降廬阜,雙姑立漢濱。
地靈應產傑,維岳寔生申。
夙昔金閨彥,遲回玉署春。
瞻天惟尺五,就日有重輪。
自出南方牧,旋分海國巡。
憲邦文允武,提轄士和民。
鐵網羅周乂,銅標紀漢臣。
眾流宗水鑒,夢象屬陶甄。
畫角和門壯,朱弦清廟陳。
臨戎方緩帶,校士每垂紳。
霜日暄兼肅,玄風穆以淳。
談邊聚米得,問俗察眉真。
文治光三象,兵機遁八垠。
山深叢藿護,海沸一堤湮。
月旦憑高下,風裁邁等倫。
遂令荒徼士,同飲上皇醇。
競獻懷中寶,全收席上珍。
摶風培勁翮,縱壑養修鱗。
水蛋趁蛟市,山黎耕島畇。
斷鰲擎浪箭,佩犢臥花茵。
杲日隨潮至,光風轉律新。
榮河剛薦瑞,紫氣儼浮闉。
九室梁為楩,八千歲是椿。
丹台推仙史,清世仗端人。
會接三山近,籌添五指勻。
章縫環濟濟,瓔弁走蹲蹲。
香裊焚唵叭,鐙華耀蚌蠙。
瓊漿調鳳髓,金饌鱠龍唇。
椎結吹紅貝,越裳貢白鷷。
麒麟看畫像,蝌蚪待鐫珉。
桃李言何有,台萊詠已頻。
自慚叨雨露,何以答洪鈞。
參考注釋
眾流
(1).眾多的水流。 漢 班固 《西都賦》:“眾流之隈, 汧 涌其西。”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漣水》:“ 漣水 出 邵陵縣 界南,逕連 道縣 ……控引眾流,合成一溪。”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眾流所湊,萬泉所回。”
(2).指學術上的各個流派。《後漢書·王充傳》:“﹝ 王充 ﹞常游 洛陽 市肆,閲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序:“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陰陽圖緯之學,百家眾流之論……乃研精而究其理,不習而盡其功。” 唐 韓愈 《後漢三賢贊》之一:“一見誦憶,遂通眾流。”
水鑒
見“ 水鑑 ”。
亦作“ 水鑒 ”。1.明澈如水之照映,故稱。 晉 陸雲 《答大將軍祭酒顧令文》詩之二:“心猶水鑒,函景內照。” 宋 蘇軾 《和黃秀才鑒空閣》:“明月本自明,無心孰為境。掛空如水鑑,寫此山河影。”
(2).明鑑。 明 文徵明 《送喬冢宰致仕還太原》詩之一:“啟事從來夸水鑑,移文曾不愧山靈。”參見“ 水鏡 ”。
(3).比喻清明無私。 清 錢謙益 《寄侯豫瞻督學江西》詩:“水鑑清時吏部郎,持衡專得典文章。”
夢象
見“ 夢像 ”。
陶甄
(1).比喻陶冶、教化。《文選·張華<女史箴>》:“茫茫造化,二儀既分。散氣流形,既陶既甄。” 李善 註:“ 如淳 曰:陶人作瓦器謂之甄。”《晉書·樂志上》:“弘濟區夏,陶甄萬方。” 唐 薛逢 《送西川杜司空赴鎮》詩:“莫遣洪鑪曠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清 陳夢雷 《贈臬憲於公》詩:“祿微堅砥礪,俗野急陶甄。”
(2).比喻造化,自然界。 宋 蘇軾 《寄題刁景純藏春塢》詩:“白首歸來種萬松,待看千尺舞霜風。年拋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履中。”
(3).比喻君王。 五代 齊己 《送司空學士赴京》詩:“重謁往年金牓主,便將才術佐陶甄。” 明 薛蕙 《送楊石齋》詩:“累朝瞻翊戴,四海憶陶甄。”
(4).指權位或掌握權位的人。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二游詩·徐詩》:“君抱王佐圖,縱步凌陶甄。” 宋 王禹偁 《獻僕射相公》詩之二:“五年黃閣掌陶甄,憂國翻成兩鬢斑。”
(5).燒制陶器。《明史·職官志一》:“凡陶甄之事,有歲供,有暫供,有停減,籍其數,會其人,毋輕毀以費民。”
李之世名句,壽周宗師三十四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