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慎獨》
全文:
慎獨之言始曾子,子思得之傳孟氏。
豈惟學者立身方,吾乃因之悟治理。
常人於不見聞處,是謂獨也斯慎爾。
惟於帝王獨則無,長言試為申其旨。
無論明廷蒞政時,如綸如綍謹所始。
深宮溫室稍宴閒,復有嬪嬙及內史。
視於無形聽無聲,意之所向隨方揣。
耳屬於垣孰踰此,千里應違已若彼。
凡人於獨總宜慎,無可獨者當倍蓰。
乾乾惕若朝繼夕,尚虞此意或暫弛。
武王銘於盤盂几杖洵有因,奚啻十目所視十手指。
參考注釋
無形
(1) 沒有某事物的形式、名義而有相似作用的
無形的鞭策
(2) 不知不覺中
他們的小組無形中解散了
無聲
沒有一點聲音
無聲無息
所向
(1).謂所指向的地方。 漢 蔡琰 《悲憤詩》:“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馬》詩:“所向無空濶,真堪託死生!”
(2).猶去向。《太平廣記》卷一九四引 唐 裴鉶 《傳奇·聶隱娘》:“及夜,果失 隱娘 所向。”《太平廣記》卷一九四引 唐 裴鉶 《傳奇·聶隱娘》:“ 劉 使人尋之,不知所向。”
隨方
(1).依據情勢。《南史·恩倖傳論》:“若夫竭忠盡節,仕子恆圖,隨方致用,明君盛典,舊非本舊,因新以成舊者也。”《新唐書·張獻誠傳》:“ 獻誠 喜功名,為政寬裕,有機略,隨方制變,而簡廉不逮於文。”《明史·耿炳文傳》:“ 炳文 嬰城固守,攻甚急,隨方御之,不解甲者月餘。”
(2).謂按原方位。《資治通鑑·梁武帝太清三年》:“ 仲禮 竟無一言,諸軍乃隨方各散。” 胡三省 註:“言諸軍各隨所來之方散去也。”
(3).不拘何方;任何方面。 宋 秦觀 《次韻子由召伯埭見別》之二:“到處故應山作主,隨方還有月為朋。”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問以經語,隨方應對,歷歷無誤。”
乾隆名句,慎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