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竹爐精舍·其一》
全文:
綴景偶教筠鼎施,趁閒聊亦小棲遲。
擎來茗碗定遵例,何必如斯著相為。
參考注釋
遵例
依照成例。 宋 吳自牧 《夢粱錄·清明節》:“向者從人官給紫衫、白絹、三角兒青行纏,今亦遵例支給。” 明 盧象昇 《題請撫臣葉廷桂給由疏》:“一面遵旨悉力防秋,一面遵例給由聽考。” 清 魏源 《籌海篇·議款》:“觀禁菸新令初頒,各國遵令,即 英國 新至貨船,亦遵例具結,而 義律 駛兵船阻其入口。”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如斯
如此。《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謔三·代死失火》:“苟謂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黃山之歌》:“ 峨眉 號稱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相為
(1).互相利用。《韓非子·有度》:“釋公行,行私術,比周以相為也。”
(2).相互代替。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理》:“心能使耳目鼻口,不能代耳目鼻口之能;彼其能者各自具也,故不能相為。”
(3).相助;相護。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五:“向聞與尊夫人辭訣,言辭哀苦,然則卿國士也,如何令死!吾當相為。”《南史·沉約傳》:“帝以為 約 昏家相為,怒 約 曰:‘卿言如此,是忠臣邪!’”《醒世恆言·張廷秀逃生救父》:“俗語道:官官相為。” 清 邵懿辰 《易安人墓表》:“回思京居空約時,夫婦寂寞相慰,與安人捨身相為之情,歲月遙遙,恐久漸遷忘,益愴顧遺蹟以悲。”
乾隆名句,竹爐精舍·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