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江山秋霽歌題張宗蒼畫》
全文:
他人之畫畫其法,宗蒼之畫畫其理。
求之於今幾莫儔,求之於古竟堪比。
黃大痴,倪高士之二子,中得神髓。
是時火流西風起,應節搆此盈丈紙。
正旗堂陣大差排,探脅雕肝細模擬。
天欲高而蔚藍,樹欲鳴而染紫。
有如洗之碧山,更帶之以流水。
石廠倚岩,板彴接涘。
柴扉間出,水閣斜迤。
氣霽神來,百務爰始。
細徑歸樵,無反裘斯可矣。
策杖訪客,則有抱琴之童子。
坐竹窗者,伊誰非龐德公乎,是則山陽高平而已。
眄蒹葭之蒼蒼,想風人之深旨。
蝸廬若浮彼緯蕭者,寧善賈之可市。
遠帆天末掛,孰謂非太白當年無恙秋風是。
上下數千年,縱橫一萬里。
我曾一覽江山真面目,故知新秋霽景應如此。
參考注釋
火流
(1).形容酷熱。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炎丘火流,焦邑滅都。”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巨洋水》:“炎夏火流,閒居倦想。”
(2).猶流火。指大火星西流。 宋 蘇轍 《秋後即事》詩:“苦熱真疑不復涼,火流漸見迫西方。” 清 許承欽 《送郭皋旭之大梁》詩:“火流七夕秋初到,客去 三河 雁有聲。”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應節
(1).應合節拍。《列子·湯問》:“巧夫,顉其頤,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惟意所適。”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一:“又指蝦蟆及諸行蟲燕雀之屬,使舞,應節如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而舞。”
(2).適應節令。《後漢書·郎顗傳》:“王者崇寬大,順春令,則靁應節,不則發動於冬,當震反潛。” 三國 魏 曹丕 《讓禪令》:“風雨應節,禎祥觸類而見。”
乾隆名句,江山秋霽歌題張宗蒼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