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李道純的《水調歌頭 言道》
全文:
三元秘秋水,未悟謾猜量。
誠能參透,洗心滌慮密歸藏。
意與身心不動,精與氣神交合,天理自然彰。
三善備於我,翻笑煉玄黃。
性圓融,心豁達,德輝光。
牛郎織女,一時會合到天潢。
勘破乘槎伎倆,密契浴沂訊息,游泳有無鄉。
日用別無事,讀易對三皇。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勘破
猶看破。 宋 文天祥 《七月二日大雨歌》:“死生已勘破,身世如遺忘。”《紅樓夢》第一一八回:“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 冰心 《寄小讀者》二六:“這種地方,深沉幽邃,是哲學的,是使人勘破生死觀的。”
乘槎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傳說天河與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不失期,遂立飛閣於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織女、牽牛。此人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 蜀 郡訪 嚴君平 則知之。”後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時。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藝文類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也載有類似的傳說: 漢 張騫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經月,到一城市,見有一女在室內織布,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後帶回織女送給他的支機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飇道阻, 蓬萊 無可到之期。” 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豈知乘槎天女側,獨倚雲機看織紗。” 清 孔尚任 《岸桴記》:“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後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詩之一:“乘槎斷訊息,無處覓 張騫 。”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隻琉球使還訊息》詩之一:“聞道乘槎客,安流實快哉。” 清 黃遵憲 《遠歸》詩:“且圖傍岸牽舟住,競説乘槎犯斗還。”參見“ 星槎 ”、“ 浮槎 ”。
伎倆
(1) 手段;花招
這是他們慣用的伎倆
(2) 技藝;本領
見他伎倆,飛馬*報太祖。——明·佚名《英烈傳》
密契
(1).猶密友。《晉書·王敦傳論》:“ 王敦 歷官中朝,威名夙著,作牧 淮 海,望實逾隆,遂能託魚水之深期,定金蘭之密契,弼成王度,光佐中興。” 明 吳承恩 《壽許逸庵六十障詞》序:“親友某等或聯桑梓高源,或襲芝蘭密契。倚玉同芬,或締 陳 荀 之好;斷金投分,或通 王 貢 之交。”《明史·王應熊傳》:“陛下召 應熊 ,必因其秉國之日,眾口*交攻,以為孤立無黨,孰知其同年密契,肺腑深聯,恃 延儒 在也。”
(2).秘密相約。《南齊書·劉善明傳》:“ 善明 從伯 懷恭 為 北海 太守,據郡相應。 善明 密契收集門宗部曲,得三千人,夜斬關奔 北海 。”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編·楊褒》:“ 褒 妻乃異志於 褒 , 褒 莫知之,經歲時。後 褒 妻與外密契,欲殺 褒 。”
(3).密切契合。 宋 何薳 《春渚紀聞·木果異事》:“由是觀之,凡為人君者,其一言動,固自與造化密契。”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夫佛學在北之與經學,固不如其在南與玄學之密契。”
浴沂
語出《論語·先進》:“浴乎 沂 ,風乎舞雩,詠而歸。”謂在 沂水 洗澡。後多用“浴沂”喻一種怡然處世的高尚情操。 宋 林逋 《溪上春日》詩:“獨有浴 沂 遺想在,使人終日此徘徊。” 元 馬祖常 《寄舒真人》詩:“伊我逢休澣,從茲詠浴 沂 。” 明 李東陽 《卜樹村新莊約方石先生不至》詩:“浴 沂 真樂許同尋,過眼春光次第深。”
訊息
(1) 情況報導
訊息靈通人士
(2) 音信
杳無訊息
游泳
(1)
(2) 體育運動項目之一,人以各種不同姿勢划水前進
(3) 在水中或水面遊動
錦鱗游泳。——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有無
亦作“ 有亡 ”。1.有或無。《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臣 楚國 之鄙人也,幸得宿衛,十有餘年,時從出遊,游於後園,覽於有無,然猶未能徧覩也。” 李善 註:“覽於有無,謂或有所見,或復無也。” 漢 揚雄 《羽獵賦》:“馳弋乎神明之囿,覽觀乎羣臣之有亡。” 唐 賈島 《送僧》詩:“言歸文字外,意出有無間。”《水滸傳》第三九回:“這個不難,只取牢城營文冊一查,便見有無。”
(2).指家計的豐或薄。《禮記·檀弓上》:“ 子游 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惡乎齊?’” 陸德明 釋文:“有亡……一音無。” 孔穎達 疏:“亡,無也。言各隨其家計豐薄有無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與宗族同其有亡。”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無,到天王廟去殺豬,宰羊,磔狗,獻雞,獻魚,求神保佑五穀的繁殖,六畜的興旺,兒女的長成,以及作疾病婚喪的禳解。”
(3).指有餘與不足。《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孫星衍 疏:“有為有餘,無為不足也。”按,《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韓愈 《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宋 蘇軾 《過雲龍山人張天驥》詩:“墟里通有無,垣牆任摧倒。”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商人各負擔了花紗同貨物,灑脫的向深山中村莊走去,同平民作有無交易,謀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韓愈 《處士盧君墓志銘》:“其弟 渾 ,以家有無,葬以車一乘於 龍門山 先人兆。” 宋 曾鞏 《故太常博士吳君墓碣》:“其喪父也,以家之有無葬,故葬不緩。”
(5).古代哲學範疇。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實有”等義;無,指事物的不存在,有“無形、無名、虛無”等義。《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幾神之區;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無之域:並獨步當時,流聲後代。”
李道純名句,水調歌頭 言道名句
名句推薦
楷杷花發天欲雪,黃雀不飛枝上寒。
釋思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