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鄒一桂花卉小冊·其二十一·魚兒牡丹》
全文:
赤鯉雙雙誰系諸,又如比目戲芙蕖。
子充雖贈花嬪號,津逮由來在貫魚。
參考注釋
赤鯉
赤色鯉魚。傳說中仙人所騎。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一:“ 琴高 , 趙 人也。能鼓琴。為 宋康王 舍人。行 涓 彭 之術,浮游 冀州 、 涿郡 間,二百餘年。後辭入 涿水 中,取龍子。與諸弟子期之曰:‘明日皆潔齋,候於水旁,設祠屋。’果乘赤鯉魚出,來坐祠中。” 唐 李白 《九日登山》詩:“赤鯉涌 琴高 ,白龜道 馮夷 。” 宋 王安石 《小姑》詩:“初學水仙騎赤鯉,竟尋山鬼從文貍。”
雙雙
(1).相併;成雙。《公羊傳·宣公五年》:“‘冬, 齊 高固 及子 叔姬 來。’何言乎 高固 之來?言 叔姬 之來,而不言 高固 之來,則不可。 子公羊子 曰:其諸為其雙雙而俱至者與?” 何休 註:“言其雙行匹至,似於鳥獸。” 唐 權德輿 《秋閨月》詩:“稍映妝臺臨綺窗,遙知不語淚雙雙。”《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説著便自己過去,扶了 張姑娘 同 安公子 站齊了,雙雙磕下頭去。” 茅盾 《脫險雜記》十八:“那兩個蹲在地上的挑夫好像觸了電,一下子就雙雙跳了起來,而且搶過我們的行李,就要上挑了。”
(2).一對對。 南朝 梁 簡文帝 《詠蝶》:“復此從風蝶,雙雙花上飛。” 宋 柳永 《安公子》詞:“拾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鷺。”《西遊記》第二十回:“崖前有怪石雙雙,林內有幽禽對對。”
比目
(1).即比目魚。 漢 班固 《西都賦》:“揄文竿,出比目。”
(2).常以喻情愛深摯的夫妻、情人。 唐 盧照鄰 《長安古意》詩:“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明 陸采 《懷香記·夜香祈祐》:“做了比目離羣,連理分枝。” 清 孫枝蔚 《無題次彭駿孫王貽上韻》:“魚中比目鳥鴛鴦,尺素愁看字數行。”參見“ 比目魚 ”。
(3).謂相比並而行。喻形影不離。《鬼谷子·中經》:“雖有美行盛譽,不可比目、合翼相須也,此乃氣不合、音不調者也。” 晉 潘岳 《悼亡詩》之一:“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折。” 清 吳下阿蒙 《斷袖篇·張幼文》:“ 張幼文 與 張千仞 俱世家子…… 千仞 與之交甚密,出入比目。及院試發案,二人連名,人鹹異之。”
(4).龍眼的別名。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國物產者》引《吳氏本草》:“龍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
芙蕖
亦作“ 芙渠 ”。荷花的別名。《爾雅·釋草》:“荷,芙渠。其莖茄,其葉蕸,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郭璞 註:“﹝芙渠﹞別名芙蓉, 江 東呼荷。”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若其華實各名,根葉異辭,既號芙渠,亦曰澤芝。” 宋 王安石 《招約之職方並示正甫書記》詩:“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清 秦松齡 《和吳弘人見贈之作》:“尊酒共君秋夜醉,滿庭清露濕芙蕖。”
乾隆名句,題鄒一桂花卉小冊·其二十一·魚兒牡丹名句
名句推薦
病馬漫勞追十駕,沉舟猶恐觸千帆
錢鍾書《答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