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感寺眺遠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聖感寺眺遠原文

西山至此更無山,故是明堂結局處。

南臨平野千里餘,況鮮林嵐蔽虧慮。

我詣精藍禮佛罷,山齋雖小足清趣。

窮目何須百尺樓,因迥為高萬景赴。

夙聞聖感結遐想,不見雲窗見煙樹。

今朝搴幌俯帝畿,瀛海蓬山乃畢露。

因知見不貴拘墟,天高鑒卑理則固。

詩詞問答

問:聖感寺眺遠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聖感寺眺遠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四十一

參考注釋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隨》:“王用享於西山。”引申為日入處。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選·李密<陳情事表>》:“但以 劉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揚雄 《反騷》:“臨 汨羅 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陽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濟縣 南。相傳 伯夷 、 叔齊 隱居於此。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八:“是以吞縱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節。”參見“ 西山餓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縣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閣序》:“畫棟朝飛 南浦 雲,珠簾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為 岷山 主峰。也稱 雪嶺 。 唐 李白 《思邊》詩:“今歲何時妾憶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雲。” 唐 杜甫 《野望》詩:“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萬里橋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總稱。南起 拒馬山 ,西北接 軍都山 。有 百花山 、 靈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盧師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為京郊名勝地。

(6).山名。在 雲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稱 睡佛山 。有 華亭寺 、 太華寺 、 三清閣 、 龍門 諸勝和 聶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風景優美,有“睡美人”之稱。

(7).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稱 包山 ,為 太湖 中最大島嶼。有 縹緲峰 、 銷夏灣 、 林屋洞 諸名勝。

至此

(1) 到此

你領著他們向前走,至此停下

(2) 到此時

至此,共有五十個人報名

(3) 達到這種情形

事情緣何至此?

明堂

(1) 〈方〉∶打曬糧食的場地;院子

(2)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舉行大典的地方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樂府詩集·木蘭詩》

結局

結果;收場

不愉快的結局

平野

(1) 城市以外平坦空曠的地區

(2) 廣大開闊的土地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林嵐

指霧氣繚繞的山林。 明 陸采 《明珠記·授計》:“虎窟龍潭,早歸來,不將身陷。明嬌娥偷下林嵐。”

蔽虧

謂因遮蔽而半隱半現。 唐 孟郊 《夢澤行》:“ 楚 山爭蔽虧,日月無全輝。” 清 劉大櫆 《浮山記》:“古木蒼藤,蔽虧掩映,冬夏常蔚然。” 趙光榮 《里湖紀游》詩之三:“高高望無極,蔽虧天日光。”

精藍

佛寺;僧舍。精,精舍;藍,阿蘭若。 宋 高翥 《常熟縣破山寺》詩:“古縣滄浪外,精藍縹緲間。” 元 戴表元 《題東玉師府所藏<瀟湘圖>》詩:“今日精藍方丈地,倚窗眠看 洞庭山 。” 清 吳偉業 《代具師答贈》詩:“早得此賢開講席,便圖作佛住精藍。”

禮佛

頂禮於佛;拜佛。《南史·張暢傳》:“百姓有罪,使禮佛贖愆。”《新唐書·傅奕傳》:“至有身陷惡逆,獄中禮佛,口誦梵言,以圖偷免。” 明 李贄 《豫約》:“除挑水、舂米作務照常外,其餘非禮佛即靜坐也。” 張懷奇 《頤和園詞》:“年高禮佛愛山莊,春老役靈移海市。”

山齋

山中居室。 南朝 梁 蕭統 《晚春》詩:“風花落未已,山齋開夜扉。”《陳書·孫瑒傳》:“常於山齋設講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資奉,為學者所稱。” 明 袁宏道 《和王以明山居韻》:“山齋通夜雨,腸斷 子瞻 詩。”《維新夢·入夢》:“階翻藥,窗展蕉,鎮日裡山齋寂寥。”

小足

即小腳。《再生緣》第七一回:“ 成宗 :‘ 酈明堂 明明是男子漢,即使脫下靴來,也是一雙大足。’ 太后 :‘不管他大足也好,小足也好,定要試的。’”

清趣

清雅的意趣

山水盆景,殊有清趣

窮目

用盡目力;極目(向遠處看)

窮目遠望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百尺樓

(1).泛指高樓。《三國志·魏志·陳登傳》:“ 汜 ( 許汜 )曰:‘昔遭亂過 下邳 ,見 元龍 ( 陳登 )。 元龍 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牀臥,使客臥下牀。’ 備 ( 劉備 )曰:‘……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 元龍 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間邪?’”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一:“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宋 蘇軾 《次韻答邦直子由》之四:“恨無 揚子 一區宅,懶臥 元龍 百尺樓。”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量移》:“身憑百尺樓,目斷千山秀。” 呂志伊 《鎮山樓遠眺》詩:“登臨行遠幾悲秋,大好湖山百尺樓。”

(2).詞牌名。即《卜運算元》。因 秦湛 詞有“極目煙中百尺樓”句,故名。參見“ 卜運算元 ”。

夙聞

早知道;素所知聞。 明 周篔 《哭然公》詩:“古貌世莫見,高風予夙聞。” 清 龍啟瑞 《答羅生書》:“然能諒其心之持正者,固不乏也。此亦足下所夙聞。”

感結

謂心情鬱結。 漢 王逸 《琴思楚歌》:“憂懷感結重嘆憶,歲月已盡去奄忽。”《梁書·處士傳·劉訏》:“自傷早孤,人有誤觸其諱者,未嘗不感結流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城》:“此知希之貴,賢豪所以感結而不能自已也。”

遐想

超越現實作高遠的想像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雲窗

亦作“ 雲牕 ”。亦作“ 雲窻 ”。1.華美的窗戶。常以指女子居處。 宋 周邦彥 《齊天樂·秋思》詞:“暮雨生寒,鳴蛩勤織,深閣時聞裁剪。雲窗靜掩。” 宋 袁去華 《滿江紅》詞:“珍簟冷,紗廚小。想雲窗依舊,夢尋難到。” 元 喬吉 《揚州夢》第二折:“柳塢花溪錦繡叢,煙戶雲牕閨閣中。”

(2).雲霧繚繞的窗戶。借指深山中僧道或隱者的居室。 唐 李白 《商山四皓》詩:“雲窗拂青藹,石壁橫翠色。” 宋 范成大 《華山寺》詩:“我今閒行作閒客,暫借雲窗解包具。”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隋棲霞寺請天台智者大師疏》:“若其林泉爽麗,房宇縈紆,桂嶺春芳,雲窗晝歇。” 清 沉廷陛 《南浦·送南薌入都用玉田韻》詞:“溪灣小築幽清,坐雲窗幾度,言愁未了。”

煙樹

亦作“煙樹”。雲煙繚繞的樹木、叢林。 南朝 宋 鮑照 《從登香爐峰》詩:“青冥搖煙樹,穹跨負天石。” 唐 孟浩然 《閒園懷蘇子》詩:“鳥從煙樹宿,螢傍水軒飛。” 元 周孚先 《蝶戀花》詞:“舟艤津亭何處?曉起瓏璁,回首 * 樹。” 許地山 《綴網勞蛛·換巢鸞鳳》:“我記住遠地煙樹,就系君去處。”

今朝

(1) 今天

(2) 現在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帝畿

猶京畿。指京都或京都及其附近地區。 漢 班固 《西都賦》:“是故橫被六合,三成帝畿; 周 以龍興, 秦 以虎視。” 唐 杜審言 《贈蘇味道》詩:“輿駕還京邑,朋游滿帝畿。”《三國演義》第七一回:“獻馘功勳重,開疆展帝畿。”《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掃蕩殘胡立帝畿,龍翔鳳舞勢崔嵬。”

瀛海

浩瀚的大海

蓬山

(1).即 蓬萊山 。相傳為仙人所居。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望 玄洲 而駿驅,指 蓬山 而永騖。” 唐 李商隱 《無題》詩:“ 蓬山 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棲真》:“舊人重到, 蓬山 路通。”參見“ 蓬萊山 ”。

(2).官署名。秘書省的別稱。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更掌蓬山之務,麟圖緝謚。”《舊唐書·劉子玄傳》:“蓬山之下,良直差肩;芸閣之中,英奇接武。” 宋 陸游 《喜楊廷秀秘監再入館》詩:“公去蓬山輕,公歸蓬山重。”參見“ 蓬萊 ”。

畢露

完全顯露。 明 汪道昆 《洛水悲》:“自分永隔幽明,畢露精誠,恐乾禁忌。” 陶成章 《<浙案紀略>序》:“同人皆謂序述過詳,事機畢露,反為進取之害。”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九)》:“數年前的文壇上所謂‘第三種人’……標榜超然,實為群醜,不久本相畢露,知恥者皆羞稱之。”

知見

(1).見識;見解。《漢書·文帝紀》:“令至其悉思朕之過失,及知見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 明 李贄 《史綱評要·宋神宗皇帝》:“ 介甫 之病,坐不近人情,故 君實 明快之言,如不聞也,然豈但 介甫 已乎,凡稍有知見者俱如是矣。”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往所理想,在知見情操,兩皆調整,若主智一派,則在聰明睿智,能移客觀之大世界於主觀之中者。”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節:“從這多數的征伐事項中,可以抽繹出下列的幾項知見。”

(2).看見,知道。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九:“時都統 馮湛 帳前適有一人在傍知見。”《廿載繁華夢》第二回:“海關里有兩個冊房……一個是造真冊的,一個是造假冊的。真冊的自然是海關大臣和庫書知見;假冊的就拿來虛報皇上。”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三六章:“大嫂, 劉 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過什麼,你也知見。”

(3).佛教語。知為意識,見為眼識,意謂識別事理、判斷疑難。 宋 秦觀 《法雲寺長老疏文》:“無前後來去之際,有解脫知見之因。” 清 龔自珍 《重輯<六妙門>序》:“不停心,則雖有無上知見,為煩惱風動搖慧燈,若存若滅……制心一處,何事不辦,如開佛知見矣。”

拘墟

見“ 拘虛 ”。

高鑒

亦作“ 高鑑 ”。敬詞。稱他人對事物的明察。《宋書·南郡王義宣傳》:“此則丹心微款,未亮於高鑑,赤誠幽志,虛感於平日。” 南朝 齊 張融 《答周顒書》:“未知高鑒,緣何識本?”

見“ 高鑒 ”。

理則

(1).即邏輯。 孫中山 《建國方略·以作文為證》:“然則邏輯究為何物?當譯以何名而後妥……吾以為當譯之為‘理則’者也。” 孫中山 《建國方略·以作文為證》:“學者之對於理則之學,則大都如 陶淵明 之讀書,不求甚解而已。”

(2).原理法則。 郭沫若 《十批判書·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儘管是怎樣的個人主義者,一個人不能完全脫離國家社會而生存,故論到國家社會的理則時,便很容易流露其個人主義的本色。”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 莊子 認為……﹝道體﹞生出天地,生出帝王,生出一切的理則,連神、鬼都是從它生出來的。”

詩詞推薦

  • 小樓

    陸游宋代〕吾州近在西山麓,雪山萬仞臨冰谷。小樓森森閱三伏,清簟疏簾對棋局。肌膚淒凜起芒粟,肝肺崢嶸疊瓊玉。香泉
  • 太上皇后合端午帖子詞

    汪應辰宋代〕俯視紛華等秕糠,隨時邀樂任嬪嬙。宮中鬥草知多少,自有金芳芝冠眾芳。
  • 偈六十九首

    釋道寧宋代〕蘇州有,常州有,月白同清,天長地久。路著舊鄉關,金毛善哮吼。父慈子孝少人知,回首面南看北斗。
    聖感寺眺遠原文_聖感寺眺遠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裴璋還蜀因亦懷歸

    雍陶唐代〕客在劍門外,新年音信稀。自為千里別,已送幾人歸。陌上月初落,馬前花正飛。離言殊未盡,春雨滿行衣。
  • 踏青

    梅摯宋代〕綺場紛紛十里賒,望中煙景半春華。人游實歷青絲騎,路隘土橋金犢車。綠襯鳳頭垂逕草,紅攢鷁首照汀花。夕陽
  • 休日登城

    楊萬里宋代〕愛他休日更新晴,忍欲春寒上古城。廢壘荒蘆無一好春,來微徑總堪行。
    聖感寺眺遠原文_聖感寺眺遠的賞析_古詩文
  • 真珠船

    乾隆清代〕室舫俯弄真珠,雲容水態堪娛。欲詢困學所得,較來此義何殊。
  • 宿治平院長老善忍自紹興癸酉月住持余是年三

    張鎡宋代〕治平前代寺,幽勝占唐昌。我始生彌月,師初踞上方。百年雖未半,三紀獨偏忙。一事尤堪哂,相隨兩鬢蒼。
  • 浪淘沙九首

    劉禹錫唐代〕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見瓊砂。無端
  • 遣興

    方岳宋代〕莫怨乘桴道不行,身方否處道方亨。大千世界愁中老,八萬障門嗔上生。了了不如都懡㦬,休休便是力修行。夜缸
  • 久不雨里河舟不可行戚橋平氏小舫在東壩予介

    岳珂宋代〕里河累月雨不時,河流一線田拆龜。馮河無地訪一葦,有舫艤岸知為誰。尺箋扣問真漫與,白頭雖新還亟許。從來
  • 宿村莊

    趙半間元代〕涼吹搖青燈,稚子供濁醪。寒影忽在壁,短髮何蕭騷。且持竹根枕,臥聽蒼松號。紙衾穩蒙首,背癢不得搔。須臾
  • 懷楊台文楊鼎文二秀才

    陸龜蒙唐代〕秋早相逢待得春,崇蘭清露小山雲。寒花獨自愁中見,曙角多同醒後聞。釣具每隨輕舸去,詩題閒上小樓分。重思
    聖感寺眺遠原文_聖感寺眺遠的賞析_古詩文
  • 贈嚴黎二師

    趙蕃宋代〕往者聞三益,今焉欠一夔。寄詩曾並達,得報乃相遺。自說斯人死,尤懷一見思。高樓雖物外,好句必天涯。渺渺
  • 農家三首·其二

    李彭宋代〕自我曾高時,以有此土田。一朝均租賦,吏文沸相煎。南鄰勢炙手,北鄰富薰天。嘯聚烏合眾,變詐揮金錢。本心
  • 傷逝·其四

    李之世明代〕嬿婉倏已捐,室廬亦蕪漫。遺器經手澤,狼籍任漂散。束素妥冥魂,虛位陳遺玩。鏡台永謝影,蕙草空依幔。淒淒
  • 次韓無咎途中寄陸務觀

    章甫宋代〕戎馬馳驅日,江湖邂逅間。笑談無逆旅,翰墨落名山。畫省春風入,漁舟夜月還。唱酬能見記,書札忍令慳。
  • 和酬魏衍

    陳師道宋代〕闕然聲問略相同,百里之間一水通。春興多多高紙價,愁懷一一逐歸鴻。不憂寒餓成吾老,稍喜朝廷記此公。夢每
    聖感寺眺遠原文_聖感寺眺遠的賞析_古詩文
  • 七夕

    包淝川元代〕欲理凌波踏造舟,不知滿架勝蒙鳩。漢陰抱瓮蒼顏老,不上今宵乞巧樓。
  • 元日

    陳造宋代〕爆竹聲中雜笑呼,斗杓插海寺鐘初。椒觴帶夢隨小飲,桃板得詩仍自書。愒日晚塗知內訟,占風吉卜定非虛。新年
聖感寺眺遠原文_聖感寺眺遠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