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承光殿古栝行》
全文:
五針為松三針栝,名雖稍異皆其儕。
牙槎數株倚睥睨,歲古不識何人栽。
夭矯落落吟萬籟,盤拿鬱郁排千釵。
徒聞金元飾棟宇,兩人並坐傳齊諧。
瓮城久閉殿閣寂,綺榱落色風箏摧。
珊瑚反掛珠簾斷,喬柯雪夜烏鳴哀。
嗟嗟偃蹇凌雲姿,難辭根乾纏蒿萊。
往來或有尋題者,弔古感慨多徘徊。
瓊華遺蹟惜就圮,況近紫禁城西隈。
爰葺爰築命匠人,事殊經始攻靈台。
時向重基駐行蹕,金鰲蜿蜒空明皆。
盤桓嘉蔭撫壽客,真堪弟視竹與梅。
春朝綠雲參天青,秋夕碧月流陰皚。
靈和之柳非倫比,滄桑閱盡依然佳。
滄桑閱盡依然佳,嗚呼種樹之人安在哉。
參考注釋
時向
(1).猶時尚,時俗。 宋 蘇舜欽 《及第後與同年宴李丞相宅》詩:“十年苦學文,出語背時向。” 宋 蘇舜欽 《送閔永言赴彭門》詩:“鄙性背時向,處世介且迂。”
(2).見“ 時餉 ”。
重基
猶高山。 三國 魏 曹植 《離友》詩之二:“臨淥水兮登重基,折秋華兮采靈芝。”《文選·嵇康<琴賦>》:“涉蘭圃,登重基。” 李善 注引《春秋運斗樞》:“山者,地之基。” 李周翰 註:“重基,高山也。” 晉 陸機 《輓歌》之一:“夙駕驚徒御,結轡頓重基。”
金鰲
亦作“ 金鰲 ”。 1.神話中海中金色巨龜。 唐 王建 《宮詞》之一:“ 蓬萊 正殿壓金鼇,紅日初生碧海濤。” 宋 柳永 《巫山一段雲》詞:“幾回山腳弄雲濤,彷彿見金鼇。”一說,巨鱉。見《楚辭·天問》“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漢 王逸 注。
(2).比喻地位高貴者。 明 方孔炤 《蒼天》詩:“ 萬歲山 折蒼天崩,金鰲社鼠同一坑。”
(3).比喻臨水山丘。 宋 陸游 《平雲亭》詩:“滿榼芳醪何處傾?金鼇背上得同行。” 元 張可久 《湘妃怨·德清觀梅》曲:“一去 孤山 路,重來 何水曹 ,醉上金鼇。”《花月痕》第七回:“背踏金鰲,憶南都之石黛。”
(4).山名。在 浙江省 臨海市 東南一百二十裏海中。 宋 建炎 四年 金 兵至, 高宗 泛海泊此。後 文天祥 隨少主航海,亦駐泊於此。 清 黃宗羲 《黃季真先生墓志銘》:“粵稽 建炎 ,狩於 金鰲 。”
蜿蜒
(1) 蛇類曲折爬行的樣子
橫過天花板蜿蜒著一條長的裂縫
(2) 曲折延伸
山路蜿蜒向下
空明
(1).空曠澄澈。 唐 韓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航 北湖 之空明,覷鱗介之驚透。” 宋 蘇軾 《記承天寺夜遊》:“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特指月光下的清波。 宋 蘇軾 《前赤壁賦》:“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
(3).指空曠澄淨的天空。 宋 蘇軾 《海市》詩:“東方雲海空復空,羣仙出沒空明中。”
(4).指洞澈而靈明的心性。 宋 蘇轍 《讀舊詩》詩:“老人不用多言語,一點空明萬法師。”
(5).形容心性洞澈而靈明。 清 鄭燮 《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三書》:“誠知書中有書,書外有書,則心空明而理圓湛,豈復為古人所束縛,而略無張主乎!” 謝覺哉 《不惑集·再談“想”》:“旦則是心裡空明,不雜成見,不自以為是。”
乾隆名句,承光殿古栝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