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跂的《次竇子野韻》
全文:
不辭身熱野田風,水引膏環入眼中。
曲米顧公多樂事,鋤犁憐我有深功。
博聞可但百間屋,愛客未嫌三斗蔥。
天麥毒人安敢獻,莫令堂上一尊空。
參考注釋
不辭
樂意去乾,不辭讓或不推辭
不辭勞苦
身熱
古 西域 地名。《漢書·西域傳上·罽賓國》:“又歷 大頭痛 、 小頭痛 之山, 赤土 、 身熱 之阪,令人身熱無色,頭痛嘔吐。” 宋 張孝祥 《念奴嬌》詞:“梯航入貢,路經 頭痛 、 身熱 。”
野田
猶田野。《南齊書·祥瑞志》:“ 永明 二年八月, 梁郡 睢陽縣 界野田中獲嘉禾,一莖二十三穗。” 唐 王維 《偶然作》詩之二:“得意苟為樂,野田安足鄙。” 清 魏源 《京口琴娘曲》:“野田積水 淮 南道,日乞窮途夜青草。”
水引
亦稱“ 水引麪 ”。亦稱“ 水引餺飥 ”。麵條的別名。《初學記》卷二六引 晉 范汪 《祠制》:“孟秋下雀瑞,孟冬祭下水引。”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麪條子》:“麪條子,曰切麪、曰拉麪、曰索麪、曰掛麪,亦曰麪湯,亦曰湯餅,亦曰索餅,亦曰水引麪。”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麪條子》:“水引餺飥者,湯餅中水引麪條也……水引餺飥之名,則又今之湯餑餑,亦謂之扁食。”
膏環
食品名。以米麵粉和水搓成細條,組之成束,入油炸而成。也稱粔籹、寒具。猶今之饊子。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餅法》:“膏環,用秫稻米屑,水蜜溲之,強澤如湯餅麵。手搦團,可長八寸許。”原註:“屈令兩頭相就,膏油煮之。”《楚辭·招魂》“粔籹蜜餌,有餦餭些” 宋 朱熹 集註:“粔籹,環餅也。 吳 謂之膏環,亦謂之寒具,以蜜和米麵煎熬作之。” 清 吳偉業 《友人齋說餅》詩:“閣老膏環常對酒,徵君寒具好烹茶。”
入眼
看著舒服;順眼;看中
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藥與他吃了便死。——《水滸傳》
劉跂名句,次竇子野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