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淵的《次韻令德答天啟》
全文:
小栟妙語言,下筆初無難。
曹郎更精深,一字不苟安。
我師陶靖節,亦未游其藩。
但覺萬仞淵,中有蛟龍蟠。
人言失故步,乃在學邯鄲。
平淡恐未臻,先作郊島寒。
古來文墨士,十九姓字漫。
尚賴相可否,鹽梅助鹹酸。
參考注釋
可否
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與 裨諶 乘以適野,使謀可否。” 宋 歐陽修 《為君難論上》:“是不審事之可否,不計功之成敗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音律》:“無論是非可否,悉宜聽之。” 陶鈍 《第三件棉襖》七:“妹妹雖然沒對 王成義 表示可否,可是肯定了要離婚。”
鹽梅
(1).鹽和梅子。鹽味鹹,梅味酸,均為調味所需。亦喻指國家所需的賢才。《書·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孔 傳:“鹽鹹梅醋,羹須鹹醋以和之。”《梁書·處士傳·庾詵》:“勒州縣時加敦遣,庶能屈志,方冀鹽梅。” 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急遞鹽梅信,飛傳鼎鼐家。” 郭沫若 《創造十年》十三:“外來稿件不加減一下鹽梅,它是不肯入口的。”
(2).調和;和諧。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聲律》:“聲得鹽梅,響滑榆槿。” 宋 蘇轍 《除馮京彰德軍節度使制》:“和而不同,性有鹽梅之德。”
(3).鹽花梅漿。可用以擦洗銀器。 唐 白居易 《寄兩銀榼與裴侍郎因題兩絕》之二:“慣和麴櫱堪盛否?重用鹽梅試洗看。”自註:“銀匠洗銀,多以鹽花梅漿也。”
(4).白梅的異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一·梅》。
鹹酸
鹹與酸的味道。常比喻世味不一。 明 袁宏道 《<初春>和陸放翁韻》:“懶向時人爭巧拙,久游畏路耐鹹酸。” 清 黃景仁 《浪淘沙·徐芸圃》詞:“世味各鹹酸,工到愁難。”《花月痕》第七回:“這 富川居士 ,也算嗜好與俗殊鹹酸,不肯人云亦云哩。”
陳淵名句,次韻令德答天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