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樵的《喜許侯內召歌》
全文:
義門鄭氏稱浦江,儒門許氏稱東陽。
潛德徐開道脈長,吾侯早發應文昌。
有道施為自不常,兩邑愛戴如桐鄉。
吾邑陰多召伯棠,花種河陽滿縣香。
父老時登節愛堂,兕觥稱壽祝無疆。
共言仁政天降康,侯德難酬矢不忘。
本由婺女星降祥,璽書徵召簡賢良。
侯今執法紫微旁,香案從容侍玉皇。
青瑣對拜稱夕郎,蘭台簪筆推南床。
侯才八面皆可當,一朝建白驚四方。
指陳大計何琅琅,盡將民隱達岩廊。
坐令斯世躋虞唐,謨烈長垂青史光。
參考注釋
義門
(1).舊謂尚義的門族。《新唐書·孝友傳·裴敬彝》:“曾祖 子通 , 隋 開皇 中以太中大夫居母喪,哭喪明,有白烏巢冢樾。兄弟八人皆有孝名,詔表門闕。世謂義門 裴氏 。”
(2).舊時為表彰尚義之家而建立的牌坊。《宋史·孝義傳·陳兢》:“ 伯宣 子 崇 為 江州 長史,益置田園,為家法戒子孫,擇羣從掌其事,建書堂教誨之。 僖宗 時嘗詔旌其門, 南唐 又為立義門,免其徭役。”
儒門
(1).猶儒家。 漢 王充 《論衡·自紀》:“況未嘗履 墨 塗,出儒門,吐論數千萬言,宜為妖變。”《後漢書·鄭范陳賈等傳贊》:“中世儒門, 賈 、 鄭 名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體性》:“典雅者,鎔式經誥,方軌儒門者也。”
(2).泛指讀書人家。 清 李漁 《閒情偶寄·器玩·制度》:“柴可扉也,取柴之入畫者為之,使踈密中窾,則同一扉也,而有農戶儒門之別。”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軍次實錄》:“本軍師生長儒門,原非素習征戰。”
東陽
(1).古邑名。 春秋 魯 地。在今 山東省 費縣 境。《左傳·哀公八年》:“ 吳 師克 東陽 而進,舍於 五梧 。”
(2).古邑名。 春秋 齊 地。在今 山東省 臨胊縣 境。《左傳·襄公六年》:“四月, 晏弱 城 東陽 而遂圍 萊 。” 杜預 註:“ 東陽 , 齊 竟上邑。”
(3).古邑名。 戰國 楚 地。在今 江蘇省 盱眙縣 境。《國語·楚語上》:“若資 東陽 之盜使殺之,其可乎?” 韋昭 註:“ 東陽 , 楚 北邑。”
(4).古地區名。 春秋 晉 地。相當今 河北省 太行山 以東 邢台 、 邯鄲 一帶。《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六月, 荀吳 略 東陽 。” 杜預 註:“ 東陽 , 晉 之 山 東邑, 魏郡 廣平 以北。”
(5).古地區名。 戰國 趙 地。《韓非子·初見秦》:“以 代 、 上黨 不戰而畢為 秦 矣, 東陽 、 河 外不戰而畢反為 齊 矣。” 陳奇猷 集釋引 鮑彪 曰:“ 東陽 屬 清河 ;河外, 滹沱河 之外。”
(6).指 漢 東陽侯 張相如 。《漢書·賈誼傳》:“於是天子議以 誼 任公卿之位。 絳 、 灌 、 東陽侯 、 馮敬 之屬盡害之。” 顏師古 註:“ 東陽侯 , 張相如 也。” 唐 皮日休 《悼賈》:“上既悅而欲大用兮,遭 絳 灌 與 東陽 ,道既擯兮何明,乃出傅於 沅 湘 。”
(7).指 南朝 梁 沉約 。因其曾為 東陽 守,故稱。 宋 曹組 《驀山溪·梅》詞:“孤芳一世,供斷有情愁,消瘦損, 東陽 也,試問花知否?” 元 袁易 《台城路》詞:“風流漸懶,但詩惱 東陽 ,病添 中散 。”參見“ 東陽銷瘦 ”。
(8).複姓。 南朝 宋 有 東陽無疑 。
王樵名句,喜許侯內召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