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登六和塔作歌》
全文:
我游西湖率三日,樂矣慮非凜無逸。
會稽南望舉精禋,宣命明當發清蹕。
穹塔鎮江久所聞,到此不登孤良因。
振衣拾級陟其頂,耳飫天籟衣濕雲。
海眼龍宮寂寥鎖,江邊雁堵香花妥。
之字長流寫向東,月峰朝靄攬於左。
壯觀至是真空前,那更息心安四禪。
杜甫添憂我添喜,境移所遇理則然。
參考注釋
杜甫
(712—770) 唐代著名詩人。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杜甫被公認為唐代以來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著有《杜少陵集》
理則
(1).即邏輯。 孫中山 《建國方略·以作文為證》:“然則邏輯究為何物?當譯以何名而後妥……吾以為當譯之為‘理則’者也。” 孫中山 《建國方略·以作文為證》:“學者之對於理則之學,則大都如 陶淵明 之讀書,不求甚解而已。”
(2).原理法則。 郭沫若 《十批判書·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儘管是怎樣的個人主義者,一個人不能完全脫離國家社會而生存,故論到國家社會的理則時,便很容易流露其個人主義的本色。”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 莊子 認為……﹝道體﹞生出天地,生出帝王,生出一切的理則,連神、鬼都是從它生出來的。”
乾隆名句,登六和塔作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