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被澤有先後,發章殊早遲。
豫燕非一地,披閱卻同時。
更幸沾遙近,益殷銘敬寅。
衛彰究欠渥,民隱莫忘茲。
詩詞問答
問:《河南巡撫畢沅續報得透雨詩以志慰》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十四
2. 據畢沅奏稱開封河南歸德陳州南陽汝寧懷慶暨許陜汝光各府州俱稟報於初十日得雨三四寸至深透不等又省城於十三日晚間甘霖續沛竟夜滂沱至十四日午刻方止實為淳腴酣暢現據大河以南各州縣稟報普獲甘霖處處深透而河北等屬亦同日均沾約有二三四五寸不等豫省續得透雨二麥暢旺大田播種長發蓋直
參考注釋
先後
(1) 先和後;早和晚
人來的不少,但總要分個先後
(2) 前後相繼;陸續地;接連地
她先後去了美國、英國和德國求學
早遲
或早或晚。《老殘遊記》第十六回:“我勸你們早遲總得招認,免得饒上許多刑具的苦楚。”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二章一:“大 武漢 的保衛戰有時確實烈烈轟轟過一陣,但敵人志在必得,而當局卻志在保全實力,早遲必然要撤守是已經成了定局的。”
一地
(1).一處地方。 漢 王充 《論衡·言毒》:“藥生非一地, 太伯 辭之 吳 ;鑄多非一工,世稱 楚 棠溪 。”《舊五代史·謝彥章傳》:“ 瓌 指一地謂 彥章 曰:‘此地岡阜隆起,中央坦夷,好列柵之所。’”
(2).同一地方。《詩·齊譜》“都 營丘 ” 唐 孔穎達 疏:“以丘臨水,謂之 臨淄 ,與 營丘 一地也。” 唐 李山甫 《送李秀才入軍》詩:“弱柳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難媒。”
(3).到處。 宋 劉克莊 《浪淘沙·素馨》詞:“風露送新涼。山麝開房。旋吹銀燭閉華堂。無奈紗廚遮不住,一地聞香。”參見“ 一地裡 ”。
(4).猶一味,總是。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二十齣:“婆婆八年忺要頭髻,才瞥見一地歡喜。”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那作怪的書生,坐間悄一似風魔顛倒。大來沒尋思,所為沒些兒斟酌,到來一地的亂道。” 元 劉致 《新水令·代馬訴冤》套曲:“有一等雄心屠戶貪微利,曣饞涎豪客思佳味。一地把性命虧圖,百般地將刑法陵遲。”參見“ 一地裡 ”。
(5).猶滿地。《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那和尚一面送酒,公子一面用手謙讓……把盅子砸了個粉碎,潑了一地酒。” 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過禮那一天, 小芹 跟她娘鬧起來,把 吳先生 送來的首飾綢緞扔下一地。”
披閱
翻看;展卷閱讀
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出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紅樓夢》
同時
(1) 同時代;同一時候
同時發生
同時發火。——《資治通鑑》
(2) 並且
任務艱巨,同時時間又很緊迫
民隱
民眾的痛苦。《國語·周語上》:“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韋昭 註:“隱,痛也。”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振民隱,脩國章。” 清 姚鼐 《聖駕南巡賦》序:“皇帝承基,至仁究物,念東南之幽阻,懼民隱之不聞。” 鄭觀應 《盛世危言·日報》:“太史採風,行人問俗,所以求通民隱達民情者,如是其亟亟也。”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
- 但要酒星花星照孫惟信《失調名(四十九歲自壽)》
- 海犀不動簾櫳靜,晝長人懶鶯嬌李鼐《風入松》
- 熊白來北山,豬紅削劍南
- 一日相思時十二,無書獨可可無詩趙希逢《和寄仵判院八首》
- 勛庸書盟府,名氏垂信史方回《十月十九日小酌分韻得里字》
- 枯木糝瑤花,虛庭封玉砌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
- 無將無迎,無拘無忌邵雍《安樂吟》
- 自餘材德踵相望,磊落抱負皆英豪度正《壽外舅富順趙使君》
- 清淨法身盧舍那,衲僧隊里乾羅蔔釋如淨《偈頌三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