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元會萬方趨,五十三年教敬敷

乾隆元旦試筆·其一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元旦試筆·其一》

全文:
太和元會萬方趨,五十三年教敬敷
戒在得乎老已至,思其艱也易為圖。
卻非求治成欲速,惟是慎終始弗渝。
天子古稀敢稱倦,孜孜猶日勖勤吾。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太和

見“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間沖和之氣。《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漢書·敘傳上》:“沐浴玄德,稟卬太和。”《文選》作“太龢”。 唐 元稹 《競渡》詩:“數極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積為豐登之慶。”

(2).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餘干東齋》詩:“藜杖全吾道,榴花養太和。” 宋 司馬光 《論燕飲狀》:“伏望陛下當此之際,悉罷燕飲,安神養氣……無益奉養者,皆不宜數御以傷大和。” 宋 陸游 《蓬戶》詩:“白頭萬事都經遍,莫為悲傷損太和。”

(3).謂太平。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吾子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華委世。” 李善 註:“太和,謂太平也。”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思與海內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興。”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昔聞有 明 全盛日,長養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惲敬 《答陳雲渠書》:“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樂矣。”

(5). 魏 鼓吹曲名。《晉書·樂志下》:“改《上邪》為《太和》,言 明帝 繼體承統, 太和 改元,德澤流布也。”

(6).雅樂名。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雅樂部》:“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金史·樂志上》:“乃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太和’。”

元會

皇帝於元旦朝會群臣稱正會,也稱元會。始於 漢 。 魏 晉 以降因之。《晉書·禮志下》:“ 魏武帝 都 鄴 ,正會 文昌殿 ,用 漢 儀,又設百華燈。 晉氏 受命, 武帝 更定元會儀。”《宋書·禮志一》:“正旦元會,設白*虎樽於殿庭,樽蓋上施白*虎,若有能獻直言者,則發此樽飲酒。” 南朝 梁武帝 《罷鳳凰銜書詔》:“一日元會,太樂奏鳳凰銜書伎。” 唐 杜審言 《歲夜安樂公主滿月侍宴應制》詩:“明朝元會日,萬壽樂章陳。”

萬方

(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態多種多樣

儀態萬方

(3) 種種方法;各個方面

乾隆名句,元旦試筆·其一名句

詩詞推薦

  • 夙興

    陸游宋代〕喔喔老雞催落月,丁丁殘漏伴斜河。一杯淡粥寒燈下,還與山僧不校多。
    太和元會萬方趨,五十三年教敬敷 詩詞名句
  • 頌古一百則

    釋正覺宋代〕石霜一宗,親傳九峰。香菸脫去,正脈難通。月巢鶴作千年夢,雪屋人迷一色功。坐斷十方猶點額,密移一步看飛
    太和元會萬方趨,五十三年教敬敷 詩詞名句
  • 題漁樵問答

    王阜明代〕我本漁樵三十載,丘壑優遊鬢毛改。東溟巨漲已投竿,南澗松枝更堪采。忽見漁樵共畫圖,逶迤列嶂闞澄湖。松邊
  • 旅中遇故人

    鄭克已宋代〕雲薄清溪水,天寒黃葉負。鄉關三載別,客路一樽同。舊事如昨日,問年俱老翁。相看今古意,淚冷菊花叢。
    太和元會萬方趨,五十三年教敬敷 詩詞名句
  • 御園初春即事·其二

    乾隆清代〕竹塢雲軒路徑斜,芸壚茗碗各清嘉。侵尋書課消繁慮,次第閒情樂歲華。啅樹春禽彈舌綺,友松古鶴泯心葩。中庭
  • 懷汶陽兄弟

    劉滄唐代〕回看雲嶺思茫茫,幾處關河隔汶陽。書信經年鄉國遠,弟兄無力海田荒。天高霜月砧聲苦,風滿寒林木葉黃。終日
    太和元會萬方趨,五十三年教敬敷 詩詞名句
  • 寄山中友

    曹勛宋代〕同朝不復舊交遊,留滯行都歲兩周。落景殘霞曛夕靄,斷雲橫雨霽高秋。因仍久作歸歟計,蹭蹬端如賈客留。慚愧
    太和元會萬方趨,五十三年教敬敷 詩詞名句
  • 感時

    仲並宋代〕傷春那得易為情,世味年來一一更。馳馬彎弓今日事。儒冠深覺誤平生。
    太和元會萬方趨,五十三年教敬敷 詩詞名句
  • 梅開絕晚有感

    陸游宋代〕尋梅不負雪中期,醉倒猶須插一枝。莫諱衰遲殺風景,卷中今歲欠梅詩。
    太和元會萬方趨,五十三年教敬敷 詩詞名句
  • 朝中措(鄭鹽生日)

    洪适宋代〕青雲垂下不爭程。繡斧記澄清。黃木灣頭人鬧,耳邊都是歡聲。仙家咫尺,波涵渤澥,路挹蓬瀛。十日東君不老,
太和元會萬方趨,五十三年教敬敷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