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試筆·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

太和元會萬方趨,五十三年教敬敷。

戒在得乎老已至,思其艱也易為圖。

卻非求治成欲速,惟是慎終始弗渝。

天子古稀敢稱倦,孜孜猶日勖勤吾。

詩詞問答

問:元旦試筆·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元旦試筆·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元旦試筆·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三十五

參考注釋

太和

見“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間沖和之氣。《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漢書·敘傳上》:“沐浴玄德,稟卬太和。”《文選》作“太龢”。 唐 元稹 《競渡》詩:“數極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積為豐登之慶。”

(2).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餘干東齋》詩:“藜杖全吾道,榴花養太和。” 宋 司馬光 《論燕飲狀》:“伏望陛下當此之際,悉罷燕飲,安神養氣……無益奉養者,皆不宜數御以傷大和。” 宋 陸游 《蓬戶》詩:“白頭萬事都經遍,莫為悲傷損太和。”

(3).謂太平。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吾子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華委世。” 李善 註:“太和,謂太平也。”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思與海內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興。”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昔聞有 明 全盛日,長養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惲敬 《答陳雲渠書》:“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樂矣。”

(5). 魏 鼓吹曲名。《晉書·樂志下》:“改《上邪》為《太和》,言 明帝 繼體承統, 太和 改元,德澤流布也。”

(6).雅樂名。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雅樂部》:“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金史·樂志上》:“乃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太和’。”

元會

皇帝於元旦朝會群臣稱正會,也稱元會。始於 漢 。 魏 晉 以降因之。《晉書·禮志下》:“ 魏武帝 都 鄴 ,正會 文昌殿 ,用 漢 儀,又設百華燈。 晉氏 受命, 武帝 更定元會儀。”《宋書·禮志一》:“正旦元會,設 * 樽於殿庭,樽蓋上施 * ,若有能獻直言者,則發此樽飲酒。” 南朝 梁武帝 《罷鳳凰銜書詔》:“一日元會,太樂奏鳳凰銜書伎。” 唐 杜審言 《歲夜安樂公主滿月侍宴應制》詩:“明朝元會日,萬壽樂章陳。”

萬方

(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態多種多樣

儀態萬方

(3) 種種方法;各個方面

在得

(1).《論語·季氏》:“ 孔子 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鬭;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得,貪得。”後因以“在得”為戒絕貪心的典實。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一:“﹝ 潘良貴 ﹞晚年力量尤凝定, 秦檜 勢正炎炎,冷處一角,笑傲泉石。作《三戒説》,深以在得之規痛自警勵。”

(2).猶留得,剩下。 宋 賀鑄 《清燕堂》詩:“雀聲嘖嘖燕飛飛,在得殘紅一兩枝。”

卻非

亦作“卻非”。見“ 卻非冠 ”。

治成

指綜計工作成績之簿冊。《周禮·地官·小司徒》:“歲終,則考其屬官之治成而誅賞。” 賈公彥 疏:“成謂計簿。正所治計會文書而誅賞者。”

終始

(1).從開頭到結局;事物發生演變的全過程。《禮記·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然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免役之法》:“ 荊公 嘗曰:‘吾行新法,終始以為不可者, 司馬光 也,終始以為可行者, 曾布 也,其餘皆出入之徒也。’” 清 納蘭性德 《題竹爐新詠卷》詩:“相約過君同展看,淡交終始似山泉。”

(2).引申為有始有終。 唐 賀蘭進明 《行路難》詩之五:“人生結交在終始,莫以升沉中路分。” 唐 李鹹用 《論交》詩:“易得笑言友,難逢終始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本意息肩之後,徐圖報答。不意事無終始,然每懷盛情,悒悒未忘。”

(3).周而復始。《史記·孝文本紀》:“ 魯 人 公孫臣 上書陳終始傳五德事,言方今土德時,土德應黃龍見,當改正朔服色制度。” 司馬貞 索隱:“五行之德,帝王相承傳易,終而復始,故云‘終始傳五德之事’。” 唐 韓愈 《進士策問二》:“ 夏 之政尚忠, 殷 之政尚敬,而 周 之政尚文,是三者,相循環終始,若五行之與四時焉。”

天子

古以君權為神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

歸來見天子。——《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子坐明堂。

古稀

稱人年七十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杜甫《曲江》

古稀之年

孜孜

(1).勤勉;不懈怠。《書·益稷》:“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孔穎達 疏:“孜孜者,勉功不怠之意。”《史記·滑稽列傳》:“苟能修身,何患不榮! 太公 躬行仁義七十二年,逢 文王 ,得行其説,封於 齊 ,七百歲而不絶。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學行道,不敢止也。” 唐 李德裕 《奏銀妝具狀》:“臣有生多幸,獲遇昌期,受寄名藩,每憂曠職,孜孜夙夜,上報國恩。” 宋 蘇軾 《御試製科策》:“雞鳴而起曰:‘吾今日為某事,用某人。’他日又曰:‘吾所為某事,其果濟矣乎?所用某人,其人果才矣乎?’如是孜孜焉,不違於心。” 金 王若虛 《揚子<法言>微旨序》:“嗚呼,公一代巨儒,德業文章皆可師法,自少年名滿四海間,平生著述殆不可勝紀,而晚年益勤心醉乎義理之學,六經百子莫不討論,迄今孜孜筆不停綴。” 明 方孝孺 《守素齋記》:“古之聖賢所以孜孜若不及者,以德不素具、才不素習則不足以佐天地之遺闕,開萬世之治平,是以劬躬殫智而不敢自逸。” 梁啓超 《法理學大家孟德斯鳩之學說》:“故孜孜焉各競其職,莫敢或怠。”

(2).猶言專心一意。《周書·柳虯傳》:“衣不過適體,食不過充飢。孜孜營求,徒勞思慮耳。”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李敬》:“當今北面官人,入則內貴,出則使臣,到所在打風打雨,爾何不從之,而孜孜事一箇窮措大,有何長進耳!” 明 徐霖 《繡襦記·歌郎競技》:“孜孜為利清早起,又有不成人的先入市。”《明史·呂坤傳》:“臣觀陛下昔時勵精為治,今當春秋鼎盛,曾無夙夜憂勤之意,惟孜孜以患貧為事。”

(3).急切;懇切;一再。《新唐書·循吏傳序》:“至宰相名臣,莫不孜孜言長人不可輕授亟易。是以授受之間,雖不能皆善,而所得十五。” 宋 蘇軾 《再論積欠六事四事札子》:“若陛下初無此心,則臣亦不敢必望此政,屢言而屢不聽,亦可以止矣,然臣猶孜孜強聒不已者,蓋由陛下實有此心,而為臣子所格沮也。” 清 劉大櫆 《烏程閔君墓志銘》:“家貧以授徒為生,勸飭孜孜,無殊子息。”

(4).不停歇貌。 元 湯式 《一枝花·贈人》曲:“得志之秋,文共武皆窮究,正青春正黑頭, 孫 吳 略切切於心, 齊 魯 論孜孜在口。” 元 楊顯之 《酷寒亭》第三折:“前家兒招了個後堯婆,小媳婦近日成親,大渾家新來亡過,題名兒駡了孜孜的唾,駡那無正事頽唆,則待折損殺業種活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入告 吳 言,女略無駭意,又弔其無家,亦殊無悲意,孜孜憨笑而已。” 豐子愷 《緣緣堂隨筆·大賬簿》:“我眼看見火勢孜孜地蔓延過來,心中又忙著和個個字道別。”

(5).凝神貌。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暢忒昏沉,忒慕古,忒猖狂。不問是誰,便待窩穰。説志誠,説衷腸;騁奸俏,騁浮浪。初喚做 鶯鶯 ,孜孜地覷來,卻是 紅娘 。” 元 關漢卿 《玉鏡台》第二折:“朝至暮不轉我這眼睛,孜孜覷定,端的寒忘熱,飢忘飽,凍忘冷。”《 * 詞話》第四一回:“我去那燈影兒下,孜孜的覷看。”

(6).和樂貌。 晉 陶潛 《答龐參軍》詩:“伊余懷人,欣德孜孜,我有旨酒,與汝樂之,乃陳好言,乃著新詩,一日不見,如何不思!”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兄弟》:“ 江陵 王元紹 、弟 孝英 、 子敏 兄弟三人特相友愛,所得甘旨新異,非共聚食必不先嘗,孜孜色貌,相見如不足者。” 元 柯丹邱 《荊釵記·閨念》:“ 長安 紅杏深,家山白雲隱,早祈歸省,孜孜翕翕,舉家歡慶。”

(7).美好貌。 宋 毛滂 《菩薩蠻·代贈》詞:“端端正正人如月,孜孜媚媚花如頰,花月不如人,眉眉眼眼春。” 元 喬吉 《鬥鵪鶉·歌姬》套曲:“眉兒初月彎彎,鞋兒瘦玉慳慳,臉兒孜孜耐看,琵琶絃慢,青衫淚點才乾。”

(8).猶孑孑。孤單、獨自。 唐 歐陽詹 《暗室箴》:“孜孜碩人,冥冥暗室,罔縱爾神,罔輕爾質。” 宋 范仲淹 《與謝安定屯田書》:“自當觀羣賢,以經大運,無孜孜一夫,以隘其守焉。”

(9).形容詞結構中的迭音附加成分。 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一折:“苦孜孜,淚絲絲,這場災禍從天至,把俺橫拖倒拽怎推辭!” 明 無心子 《金雀記·玩燈》:“喜孜孜攜手偕行,笑吟吟並偶成雙。”《白雪遺音·八角鼓·秋景蕭條》:“佳人聽完這四句,喜孜孜,把筆描,風花雪月道的好。”

詩詞推薦

  • 尋春

    姜特立宋代〕選勝尋春莫預期,風和日暖即佳時。行庖草草何妨事,明日陰晴特未知。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同吳居安入開善四首宿省軒

    劉子翬宋代〕夜空合一寂,擾擾息萬勞。幽懷耿不寐,孤燈側殘膏。稍知山雨來,聲在橫林高。悽然卻成夢,夢泛秋江濤。
  • 仙思

    趙崇鉘宋代〕 * 擗麟不肯食,飛猿嶺上餐松實。月冷天空涵曙光,露色凝煙白如蜜。
  • 秋鬍子

    錢穎宋代〕郎恩葉薄妾冰清,郎說黃金妾不應。若使偶然通一笑,半生誰信守孤燈。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奉和苑舍人宿直曉玩新池寄南省友

    沈東美唐代〕傳聞閶闔里,寓直有神仙。史為三墳博,郎因五字遷。晨臨翔鳳沼,春注躍龍泉。去似登天上,來如看鏡前。影搖
  • 偶吟

    李以貞明代〕時逢離亂學樵漁,身在逃名唯讀書。幾日沉吟門懶出,也教猿鶴見人疏。
  • 六弟親詣松楸時祭

    韓維宋代〕上冢還家古所榮,白頭今日倍傷情。懷今又出高陽里,夾道爭看太守旌。應念少游嘗有語,可能疏氏獨高明。昔湖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晚晴落照

    乾隆清代〕絮雲一片無,下舂益晃朗。爓爓翻樹葉,流麗風含爽。漲水亦云消,平湖澄漭沆。一以乘晚涼,一以散郁想。遂命
  • 三月

    許月卿宋代〕三月春如少年時,了知造化最兒嬉。智行無事柳飛絮,道法自然花滿枝。錦鄉園林天富貴,神仙院落月清奇。老天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和陶田舍始春懷古二首

    蘇軾宋代〕茅茨破不補,嗟子乃爾貧。菜肥人愈瘦,灶閒井常勤。我欲致薄少,解衣勸坐人。臨池作虛堂,雨急瓦聲新。客來
  • 賦海檜

    姜特立宋代〕孤根從何來,遠自滄海植。轉移失生意,刔剔費人力。攣拳蛇蚓結,沮喪丈夫直。余妍撐孤翠,枯理上微液。僅供
  • 巴陵

    歐陽玭唐代〕孤城向夕原,春入景初暄。綠樹低官舍,青山在縣門。樓台疑結蜃,枕席更聞猿。客路何曾定,棲遲欲斷魂。
  • 求約

    丘葵宋代〕求約未能休厭繁,每於得處自難言。書曾過眼平心看,道不依形觸目存。木本草根如有見,山巔水際盡逢源。可憐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午憩二首

    楊萬里宋代〕晴邊雨後麥秋時,風色輕輕日色微。已隔深溪仍蘸水,卻教人折野薔薇。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再到值雨

    李處權宋代〕無復清池照病顏,尚余詩思發天慳。西風似水初鳴葉,細雨如塵不隔山。歲熟自然民意樂,時平更覺鳥聲閒。江梅
  • 十離詩。鏡離台

    薛濤唐代〕鑄瀉黃金鏡始開,初生三五月裴回。為遭無限塵蒙蔽,不得華堂上玉台。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重九後菊未開

    廖行之宋代〕靈根何許來,初春首移植。封培極膏壤,灌溉勤朝夕。惟知人力勝,可與天工敵。侵尋度重九,荏苒復旬日。含芳
  • 謝新淦令徐信甫至贛相過

    曾豐宋代〕永嘉之重自晉始,積至本朝始多士。大科異等固其常,文章道德相角掎。淳熙癸卯徐令君,相逢欲執弟子禮。聊將
  • 送客

    李石宋代〕送客川原路,憐渠田舍秋。沙晴分野徑,林斷出溪流。馬瘦諸公後,鴟夷一醉謀。泮林無酒伴,頗為老兵留。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琴調相思引

    陳允平宋代〕金谷園林錦繡香。踏青挑菜又相將。鳳台人遠,離思入三湘。花著雨添紅粉重,柳隨風曳碧絲長。薄情鸞燕,春去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