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文徵明仿古十二頁·其十二·仿唐棣楓林歸梵》
全文:
楓林葉落打頭風,笠子擎來似住空。
行腳僧人歸寺去,小參恰證不言中。
參考注釋
行腳僧
指步行參禪的雲遊僧。 宋 陸游 《雙流旅舍》詩:“開門拂榻便酣寢,我是 江 南行腳僧。”《水滸傳》第六六回:“再調 魯智深 、 武松 ,扮做行腳僧行,去北京城外庵院掛搭。” 清 趙翼 《秋園預治斂具詩以調之》:“譬如行腳僧,晨起打包輕。” 葉聖陶 《抗爭》:“﹝ 郭先生 ﹞肩擔行李頭戴棕笠悠然來往的行腳僧的印象浮現在他的腦際。”亦省稱“ 行腳 ”。 清 陸長春 《香飲樓賓談·羅漢寺》:“殿宇嵯峨,香火特盛。遠方行腳多掛褡其中。”
小參
(1).佛教語。稱登堂說法為大參,定時以外的說法為小參。 宋 陸庵 《祖庭事苑·小參》:“禪門,詰旦升堂,謂之早參。日晡念誦,謂之晚參。非時説法,謂之小參。” 宋 惠洪 《題昭默自筆小參》:“ 昭默 自臥疾後,無他嗜好,以翰墨為佛事,如示眾以小參之語,皆肯自筆。”
(2).猶參謁拜見。 宋 楊萬里 《游蒲澗》詩:“小參古殿黃面老,不見舊日 安期生 。”
不言
(1).不說。《書·說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 晉 孫綽 《天台山賦》:“恣語樂以終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九:“空堂黃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管子·心術上》:“故必知不言無為之事,然後知道之紀。”《南史·王儉傳》:“所以得厝私懷,實由稟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問 《桂陽三日述懷》詩:“愚謂嬉遊長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乾隆名句,題文徵明仿古十二頁·其十二·仿唐棣楓林歸梵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