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宋太宗的《逍遙詠》
全文:
達道真人見者稀,豈教容易等閒知。
陰陽遷化無非實,天地元精動合宜。
功行三千須及物,還丹九轉上升時。
忙中歲月忙中遣,我本愚來性不移。
參考注釋
陰陽
(1)
(2) 古代哲學概念。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把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的範疇,並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
陰陽易位。——《楚辭·屈原·涉江》
(3) 日月運轉之學
陰陽曆算。——《後漢書·張衡傳》
研核陰陽。
(4) 天氣的變化
陰陽之變。——《呂氏春秋·察今》
遷化
(1).變化;應變。《荀子·非十二子》:“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六説者立息,十二子者遷化;則聖人之得勢者, 舜 禹 是也。” 漢 傅毅 《舞賦》:“在山峨峨,在水湯湯,與志遷化,容不虛生。”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之一:“日月隨遷化,萬古恆如茲。”
(2).指人死。《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忽遷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飛揚。”《壇經·付囑品》:“師説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遷化。” 明 焦竑 《焦氏筆乘續集·金陵舊事上》:“風疾旋,自下上轉入空際東南逝,視 瑛 ,已遷化矣。” 豐子愷 《緣緣堂隨筆集·懷梅蘭芳先生》:“現在, 梅先生 的身體已經遷化了。”
無非
不外;沒別的
他無非就有三板斧功夫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元精
(1).天地的精氣。 漢 王充 《論衡·超奇》:“天稟元氣,人受元精。”《後漢書·郎顗傳》:“元精所生,王之佐臣;天之生 固 ,必為聖 漢 。” 李賢 註:“元為天精,謂之精氣。” 唐 陳子昂 《昭夷子趙氏碑》:“ 昭夷 , 禮輿 子也。元精沖懿,有英雄之姿。” 明 許承欽 《夏仲自正覺寺游佛峪》詩:“奧區元精合,萬古青濛濛。” 孫中山 《祭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文》:“殺氣連雲,元精貫日; 武昌 繼之,遂夷 清 室。”
(2).人體的精氣。 唐 呂岩 《七言》詩之三七:“恍惚中間專志氣,虛無裡面固元精。”
合宜
合適;適宜
雨後種樹正合宜
他提任這個工作倒很合宜
宋太宗名句,逍遙詠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