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即事原文

剛幸立秋後,欣逢四日晴。

而其初之雨,山田無礙耕。

是宜心略舒,何乃愁時縈。

嗟彼畿與齊,窪處潦復成。

畺吏次第報,民屋多頹傾。

可惜新種田,溝澮嘆皆盈。

其涸艱立待,潮旺拒以停。

先事屢降諭,自責勖眾卿。

君臣過已然,惟盡賑濟誠。

南望夙夜焦,調燮愧無能。

急救窮黎災,肯言惜費贏。

庶幾微減過,悔過戒虛名。

京中實報佳,塞稼可望登。

慰此憂忘彼,吾罪當益增。

山莊時若景,對之那怡情。

詩詞問答

問:即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即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九十一

2. 先據尚安奏固關地方六月廿二三大雨山水陡發即馳諭梁肯堂帶同藩司鄭制錦分投查勘撫恤照例加兩倍賞給俾無失所旋據該督奏畿南被水共五十二州縣飭令大名道王汝璧等分往詳勘一面動谷碾米撫恤倒塌房屋遵旨優賞現在水已消退俟查明奏請撥帑賑恤等語又念天津較遠該督未能兼顧復諭鹽政徵瑞或有被水之處一面妥辦一面奏聞茲亦據奏天津自七月初二初七等日大雨該處當眾水匯流之地秋潮正旺逆拒內河不能直瀉以致窪地被淹督同運使嵇承志等分路查明散給銀米等語仍傳諭徵瑞有應需接濟之處即奏明加賑不必俟該督等親往查辦並令其毋庸前來山莊叩祝致稽賑務又據福寧奏衛河水勢驟長臨清夏津冠縣地方有被淹處所亦即馳諭實心賑撫或需截留漕米據實奏聞旋據奏該處村莊積水有至五六尺者已委員用船濟渡給發銀兩搭蓋席棚先行撫恤間有沖塌房舍亦即遵旨加兩倍給予民情現俱寧貼等語至於借給庫項堵築漫口雖應攤征歸款但該處先已被旱甫種晚禾被水不能有收何忍復令攤征亦著作正開銷以示軫恤

參考注釋

秋後

(1).立秋以後。《魏書·廣陵王羽傳》:“今始維夏,且待至秋後。” 唐 杜甫 《早秋苦熱堆案相仍》詩:“常愁夜來皆是蠍,況乃秋後轉多蠅。” 唐 皮日休 《懷鹿門縣名離合》詩之一:“山瘦更培秋後桂,溪澄閒數晚來魚。” 唐 羅隱 《寄徐濟進士》詩:“霜壓 楚 蓮秋後折,雨催蠻酒夜深酤。”

(2).指秋收以後。 王安友 《協作》:“現在什麼也別說了,等著秋後看產量吧。”

山田

(1).山中狩獵。《周禮·地官·山虞》:“若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 賈公彥 疏:“若田在山,則山虞芟萊草木於可陳之處。”

(2).指下等田。對高田(上等田)、間田(中等田)而言。《管子·山國軌》:“山田以君寄幣振其不贍,未淫失也。”

(3).山間的田地。《漢書·楚元王劉交傳》:“免為庶人,屏居山田。”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汶水》:“林木緻密,行人鮮有能至矣。又有少許山田,引灌之蹤尚存。” 清 顧炎武 《江上》詩:“歲旱耕山田,抱瓮禾不長。”

無礙

(1).沒有阻礙;沒有妨礙。 漢 揚雄 《法言·君子》:“子未覩 禹 之行水與?一東一北,行之無礙也。君子之行,獨無礙乎?”《紅樓夢》第四一回:“有木頭的杯取個來,我就失了手,掉了地下也無礙。” 茅盾 《色盲》三:“﹝ 林白霜 ﹞毫無瞻顧地釘住說:‘如果你覺得告訴我是和 趙筠秋 無礙,還是請你直說罷!’”

(2).佛教語。謂通達自在,沒有障礙。 南朝 梁簡文帝 《 * 頌》:“我有無礙,共向圓常。” 宋 朱松 《書永和寺壁》詩:“道人法力真無礙,解遣龍孫吐浪花。”

心略

心計,心智。《文選·枚乘<七發>》:“雖有心略辭給,固未能縷形其所由然也。” 李周翰 註:“心略,心計也。”

何乃

(1).怎能,何能。《史記·蒙恬列傳論》:“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脈哉?”《後漢書·列女傳·袁隗妻》:“乃初成禮, 隗 問之曰:‘婦奉箕箒而已,何乃過珍麗乎?’”

(2).何況。《史記·田叔列傳》:“將軍尚不知人,何乃家監也!”《史記·東越列傳》:“且 秦 舉 鹹陽 而棄之,何乃 越 也!” 明 李東陽 《太白行》:“龍攀鳳附不自由,何乃棄君來事讎!”

(3).何故,為何。 漢 荀悅 《漢紀·高后紀》:“ 辟陽侯 曰:‘ 平原君 母死,何乃賀我?’”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十:“余乙巳春……作詩紀事,中有云:‘竊思 河 出 崑崙 墟,其勢定可吞埏垓;何乃千里一曲直,如汞瀉地往復回?’”

次第

依一定順序,一個挨一個地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之一)》

次第花開

民屋

民家房屋。《魏書·太祖道武紀》:“旌旗駱驛二千餘里,鼓行而前,民屋皆震。”《宋史·五行志二下》:“ 饒州 番陽縣 有妖鳥,鳧身鷄尾,長喙方足赤目,止於民家數日,彈矢不能中。”

可惜

憐惜;愛惜

他不願吃那些零七八碎的東西,可惜那些錢。——老舍《駱駝祥子》

種田

耕種田地

溝澮

(1).泛指田間水道。澮,田間水渠。《孟子·離婁下》:“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荀子·王制》:“脩隄梁,通溝澮,行水潦,安水臧,以時決塞。” 楊倞 註:“溝澮,皆所以通水。《周禮》:‘十夫之田有溝,溝上有畛。千夫有澮,澮上有道。’ 鄭 云:‘溝,廣深各四尺。澮,廣二尋,深二仞也。’” 漢 張衡 《南都賦》:“溝澮脈連,隄塍相輑。” 唐 戴叔倫 《喜雨》詩:“田家共歡笑,溝澮亦已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雷曹》:“時久旱,十里外,雨僅盈指,獨 樂 里溝澮皆滿。”

(2).借指荒野。《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昔者, 伯夷 、 叔齊 死於溝澮之間,其仁成名於天下。” 章炳麟 《哀山東賦》:“驅丁男以負儋兮,老弱轉於溝澮。”

立待

猶立等。 宋 秦觀 《魯肅論》:“ 吳 若殺之,豪傑四面而至必矣, 孫氏 之亡可立待也。” 康有為 《大同書》癸部第二章:“知天演之自然,則天不尊,知無量眾魂之難立待於空虛。”

先事

(1).謂先行其事。《禮記·坊記》:“禮之先幣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後祿也。” 孔穎達 疏:“欲民之先事而後祿也者,先相見是先事,而後幣帛是後祿也。”《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先事後賄,禮也。” 杜預 註:“事大國當先從其政事,而後薦賄以副己心。”

(2).猶事前。《漢書·張湯傳》:“老臣耳妄聞,言之為先事,不言情不達。” 顏師古 註:“事未施行而遽言之,故曰先事也。” 唐 韓愈 《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遇變出奇,先事獨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外國·奉使被議》:“朝議責 周 不能先事發覺,謫為典史。” 郁達夫 《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向你講這一番話,並不是因為怕你要來問我借錢,而先事預防。”

自責

自己譴責自己

沉痛自責

君臣

(1).君主與臣下。《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 唐 韓愈 《送浮屠文暢師序》:“彼見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為之盛,其心有慕焉。” 宋 范仲淹 《陽禮教讓賦》:“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義;禮無違者,遂詣賓主之情。”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黃陶庵集外詩》:“當日君臣荒樂,文武酣嬉之狀,如遇目前。”

(2).中醫方劑中的主藥與輔藥。《素問·至真要大論》:“方制君臣何謂也? 岐伯 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雲笈七籤》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藥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也。”《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 吳金 害了個寒症, 陳小四 假意殷勤,贖藥調理。那藥不按君臣,一服見效, 吳金 死了。”

(3).指主食和副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調飲啜》:“可見性好之物,多食不為祟也,但亦有調劑君臣之法,不可不知……肉與食較,則食為君而肉為臣。”詳“ 君臣佐使 ”。

已然

已經如此;已經成為事實

與其補救於已然,不如防患於未然

賑濟

用財物救濟

賑濟災民

夙夜

朝夕,日夜。指天天、時時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諸葛亮《出師表》

調燮

(1).猶言調和陰陽。古謂宰相能調和陰陽,治理國事,故以稱宰相。 唐 顏舒 《刻漏賦》:“罷衣裳之顛倒,配皇極而調燮。” 宋 沉遼 《德相送荊公三詩用元韻戲為之》:“我昔造公室,公方任調燮。” 清 蔣士銓 《桂林霜·議恤》:“世掌絲綸,官居鼎鉉,中書慚任調燮。”

(2).調養;調理。 金 朱之才 《臥病有感二十韻》:“齒髮久已疏,又復失調燮。” 宋 陸游 《冬夜作短歌》:“衣裘視寒暖,日夜自調燮。” 清 朱之瑜 《與板矩書》之一:“臺兄英年暢遂,精研調燮之理,何為亦有此恙?”

無能

毫無能力

腐敗無能

救窮

(1).救濟窮困。 漢 劉向 《說苑·反質》:“得珠者不得粟,得粟者不得珠,子將何擇? 禽滑釐 曰:‘吾取粟耳,可以救窮。’”《太平經·六罪十治訣》:“或積財億萬,不肯救窮周急,使人饑寒而死,罪不除也。”

(2).中藥名。即黃精。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黃精一名兔竹,一名救窮,一名垂珠。”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黃精》。

庶幾

(1) 或許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測

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史記·秦始皇本紀》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幾乎!

(3) 指賢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悔過

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感到懊悔

虛名

空虛的名稱,不符實際的聲譽

不求虛名

京中

京城裡,此指北京

京中有善口技者。——《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可望

(1) 有希望;可以盼望

(2) 能夠望見

山莊

山中的村莊;別墅

時若

四時和順。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賀雨表》:“臣聞聖明在上,刑政葉中,則天地氣和,風雨時若。” 宋 蘇軾 《春祈諸廟祝文》:“願疾沴之不興,庶風雨之時若。”

怡情

怡悅心情。《南齊書·孝義傳·杜棲》:“以父老歸養,怡情壠畝。” 唐 袁郊 《甘澤謠·陶峴》:“居布素之賤,擅貴游之權,浪跡怡情,垂三十年,固其分也。” 明 劉基 《述志賦》:“列玄泉以瑩心兮,坐素石以怡情。” 嚴復 《救亡決論》:“非真無用也,凡此皆富強而後物阜民康,以為怡情遣日之用,而非今日救弱救貧之切用也。”

詩詞推薦

即事原文_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