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主乘乾臨斧扆,小臣承詔上丹墀

陸游望永阜陵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陸游的《望永阜陵》

全文:
聖主乘乾臨斧扆,小臣承詔上丹墀
寧知齒豁頭童後,更遇天崩地陷時!泣至眼枯無血續,夢隨魂斷獨心知。
白頭才盡空濡筆,寧繼生民生武詩。

陸游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聖主

(1).對當代皇帝的尊稱。《東觀漢記·鮑永傳》:“今聖主即位,天下已定,不降何待?”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似浮雲殢 吳 越 ,君逢聖主游丹闕,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 峨眉 月。” 明 張居正 《陳六事疏》:“臣又自惟,幸得以經術遭逢聖主,備位輔弼。”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目下有某處將軍缺,倘不吝重金,僕囑內兄游揚聖主之前,此任可致。”

(2).泛稱英明的天子。《戰國策·秦策三》:“良醫知病人之死生,聖主明於成敗之事。” 漢 王褒 《聖主得賢臣頌》:“及其遇明君遭聖主也,運籌合上意,諫諍則見聽。”《舊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臣聞附下罔上,聖主之所宜誅;心狠貌恭,明時之所必罰。” 清 曾國藩 《何君殉難碑記》:“飢寒逼身,難顧廉恥;聖主不能安其民,慈母不能撫其子。”

乘乾

(1).比喻人臣權勢凌駕君主之上。《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在《易》卦,雷乘《乾》曰《大壯》,天之道也。” 杜預 註:“《乾》為天子,《震》為諸侯而在上,君臣易位,猶臣大強壯,若天上有雷。”按,《大壯》為乾下震上,震為雷,故云雷乘乾。《舊唐書·肅宗紀》:“我國家出震乘乾,立極開統。” 安 史 之亂, 肅宗 以太子即位 靈武 ,遙尊 玄宗 為太上皇,以下凌上,故用此語。

(2).指登極為帝。 唐 駱賓王 《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伏維陛下乘乾握紀,纂三統之重光。” 唐 陸敬 《游隋故都》詩:“來蘇佇聖德,濡足乃乘乾。” 太平天囯 張文英 《建天京於金陵論》:“天既生真主以乘乾,自必扶天王以定鼎。”

斧扆

亦作“ 斧依 ”。古代帝王朝堂所用的狀如屏風的器具,以絳為質,高八尺,東西當戶牖之間。其上有斧形圖案,故名。《逸周書·明堂》:“天子之位,負斧扆,南面立。”《儀禮·覲禮》:“天子設斧依於戶牖之閒。” 鄭玄 註:“依,如今綈素屏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 唐 李白 《寓言》詩之一:“ 周公 負斧扆, 成王 何夔夔。” 清 黃宗羲 《徐公神道碑銘》:“千秋萬歲,光芒斧扆。”

小臣

(1). 春秋 以後指卑微的小吏。《禮記·禮運》:“故政不正,則君位危;君位危,則大臣倍,小臣竊。” 孔穎達 疏:“大臣謂大夫以上……小臣,士以下。” 清 葉廷琯 《吹網錄·閉城門大搜揚雄待詔二事芟正文留考異》:“始知薦 雄 者,不特非 王音 ,且亦非 王根 也。然 莊 ( 楊莊 )乃小臣,但能誦之帝前; 根 則執政,既已奇而召為門下史,遂薦之於帝,同時並行,固無不可。”

(2).宮中執役的宦官。《國語·晉語二》:“ 驪姬 與犬肉,犬斃。飲小臣酒,亦斃。” 韋昭 註:“小臣,官名,掌陰事陰命,閹士也。”

(3).臣子在君王前的自稱。《書·召誥》:“﹝ 召公 ﹞拜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漢書·石顯傳》:“唯陛下哀憐財幸,以此全活小臣。”

承詔

奉詔旨。《說文解字·敘》引《蒼頡篇》:“幼子承詔。”《新唐書·百官志二》:“四夷朝見,則承詔勞問。臨軒命使冊皇后、皇太子,則承詔降宣命。”

丹墀

宮殿前的紅色台階及台階上的空地

陸游名句,望永阜陵名句

詩詞推薦

聖主乘乾臨斧扆,小臣承詔上丹墀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