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之儀的《踏莎行》
全文:
綠遍東山,寒歸西渡。
分明認得春來處。
風輕雨細更愁人,高唐何在空朝暮。
離恨相尋,酒狂無素。
柳條又折年時數。
一番情味有誰知,斷魂還送征帆去。
參考注釋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認得
(1) 認識
這位同志你認得嗎?
(2) 認出;知道
我已不認得這個學校了
來處
謂來而安處。《詩·大雅·鳧鷖》:“鳧鷖在渚,公屍來燕來處。” 毛 傳:“處,止也。” 鄭玄 箋:“其來燕似若止得其處。”
(1).所來的地方。 唐 鄭谷 《石門山泉》詩:“雲邊野客窮來處,石上寒猿見落時。” 元 馬致遠 《任風子》第二折:“你來處來,去處去,休迷了正道。”
(2).指來歷,出處。指引文或典故的來源。 宋 黃庭堅 《答洪駒文書》之二:“ 老杜 作詩, 退之 作文,無一字無來處。” 宋 王楙 《野客叢書·未渠央》:“今人詩句多用未渠央事,往往不究來處。”
李之儀名句,踏莎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