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甫的《別董頲》
全文:
窮冬急風水,逆浪開帆難。
士子甘旨闕,不知道里寒。
有求彼樂土,南適小長安。
到我舟楫去,覺君衣裳單。
素聞趙公節,兼盡賓主歡。
已結門廬望,無令霜雪殘。
老夫纜亦解,脫粟朝未餐。
飄蕩兵甲際,幾時懷抱寬。
漢陽頗寧靜,峴首試考槃。
當念著白帽,採薇青雲端。
參考注釋
白帽
(1).即白紗帽。《宋書·明帝紀》:“坐定, 休仁 呼主衣白帽代之,令備羽儀。”參見“ 白紗帽 ”。
(2).白色帽子。 唐 杜甫 《別董頲》詩:“當念著白帽,採薇青雲端。” 宋 梅堯臣 《次韻和吳正伸以予往南陵見寄兼惠新醞早蟹》:“入門得寄詩,欲覽整白帽。”
(3).白布帽。舊時喪服。俗稱白包頭。《南史·梁安成康王秀傳》:“及薨, 四川 人裂裳為白帽哀哭以迎送之。”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 商君 車裂而 秦 人不憐, 武侯 則巷祭路哭,白帽成俗。”
(4).指 回 民。回族戴白包帽,故稱。 清 黃遵憲 《烏之珠歌》:“黃巾甫平白帽擾,戰馬每歲從周旋。”
(5).現代醫務、飲食等行業的工作帽。 沉從文 《三三》:“坐了一會兒,出來了一個穿白袍戴白帽、裝扮古怪的女人。”《新民晚報》1983.12.11:“別看這水餃攤是簡陋的披棚,走進去一看,在工作的社員個個頭戴白帽,身穿白服,桌淨地潔。”
採薇
殷 末, 孤竹君 二子 伯夷 、 叔齊 ,反對 周武王 伐 紂 ,曾叩馬而諫。 周 代 殷 而有天下後,他們“義不食 周 粟”,隱於 首陽山 ,採薇蕨而食,及飢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 神農 、 虞 、 夏 忽焉沒兮,我安適歸兮?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 首陽山 。”見《史記·伯夷列傳》。後以“採薇”指歸隱。其歌稱《採薇歌》,後人譜為琴曲,稱《採薇操》,亦省稱《採薇》。見《樂府詩集·瑟曲歌辭一·<採薇操>序》引《琴集》及《樂府解題》。 晉 葛洪 《抱朴子·任命》:“願先生委龍蛇之穴,升利見之塗……採薇何足多慕乎?” 唐 王維 《送別》詩:“遂令 東山 客,不得顧採薇。” 宋 王禹偁 《賢人不家食賦》:“當年 漢 殿,猶聞索米之言;今日 商山 ,不見採薇之老。”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梁生》:“而今一發窮無告,不久西山唱《採薇》。”
(1).《詩·小雅》篇名。《〈詩〉序》:“ 文王 之時,西有 昆夷 之患,北有 玁狁 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率,遣戍卒,以守衛中國,故歌《採薇》以遣之。”後遂以“採薇”作調遣士卒的典故。 清 姚鼐 《吳戍橋》詩:“上相歌《採薇》,嚴軍入懸瓠。”
(2).《史記·伯夷列傳》載, 周武王 滅 殷 之後,“ 伯夷 、 叔齊 恥之,義不食 周 粟,隱於 首陽山 ,採薇而食之。”後因以“採薇”指歸隱或隱遁生活。 三國 魏 嵇康 《幽憤詩》:“採薇山阿,散髮巖岫,永嘯長吟,頤性養壽。” 唐 杜甫 《別董頲》詩:“當念著皂帽,採薇青雲端。”《歸潛志》卷十四引 元 劉肅 詩:“二 陸 不可作,故山歸採薇。”
(3).指亡國。 黃人 《<清文匯>序》:“播佳種於龍野,存國粹於滄桑,以塞麥秀,採薇之痛。”
雲端
雲上,雲中
飛機從雲端飛來
杜甫名句,別董頲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讀香港黃居素居士惠詩,步原韻
巨贊〔清代〕道誼常新玉可溫,鐘山無恙境猶存。舊聞競說心先物,新進唯知風動幡。不二義高難湊泊,雙非行業費辛勤。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