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珍首座

作者:李彭 朝代:宋代

寄珍首座原文

詩寧淺而靜,不貴深而蕪。

觀公秋懷作,峻潔仍紆餘。

譬之列華饌,陸海盈中廚。

食蟹貴抱黃,食魚先腹腴。

多入出或少,我昔聞先儒。

年來病蹇拙,意廣材復疏。

之子禪定起,焚香滿晴虛。

坐看氤氳處,綿綿詩思俱。

應作牛腰束,能寄草堂無。

詩詞問答

問:寄珍首座的作者是誰?答:李彭
問:寄珍首座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參考注釋

秋懷

秋日的思緒情懷。 唐 元稹 《解秋》詩之十:“今日復今夕,秋懷方浩然。” 唐 皮日休 《臨頓為吳中偏勝之地陸魯望居之》詩之七:“寂歷秋懷動,蕭條夏思殘。”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北風淒勁,戍士秋懷,把臂宣驕,亦自哀激。”

峻潔

(1).指品行高潔。 唐 柳宗元 《南嶽雲峰和尚塔銘》:“行峻潔兮貌齊莊,氣混溟兮德洋洋。” 宋 陸游 《與何蜀州啟》:“恭惟某官曠度清真,高標峻潔。”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三:“ 厲樊榭 上計至都,同郡 湯侍郎 右曾 夙慕其才,將禮致焉。 樊榭 即日襆被出城,不與相見。其峻潔多類此。”

(2).指詩文剛勁凝練。 宋 秦觀 《韓愈論》:“ 謝靈運 、 鮑照 之詩長於峻潔。”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蓋古文峻潔,迥異浮靡,聖筆淵玄,亡資藻飾。” 清 阮元 《與友人論古文書》:“讀足下之文,精微峻潔,具有淵源,甚善甚善!” 蘇曼殊 《雜著集·隨筆》:“嘗譯其《含羞草》一篇,峻潔無倫,其詩格蓋合中土 義山 、 長吉 而鎔冶之者。”

譬之

謂把它比方作。《論語·子張》:“ 子貢 曰:‘譬之宮牆, 賜之 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譬之種樹,久則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葉。” 唐 韓愈 《太學生何蕃傳》:“譬之水,其為澤,不為川乎!川者高,澤者卑。高者流,卑者止。”

華饌

盛宴;豐美的飲食。 唐 王勃 《還冀州別洛下知己序》:“芳筵交映,旁徵豹象之胎;華饌重開,直抉蛟龍之髓。” 唐 杜甫 《湖城東遇孟雲卿復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為醉歌》:“ 劉侯 嘆我攜客來,置酒張燈促華饌。”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九:“ 山舟 性不近婦人,不宴客,亦不赴人之宴,惟余還 杭州 ,則具華饌,一主一賓,相對而已。”

陸海

(1).物產富饒之地。《漢書·地理志下》:“﹝ 秦 地﹞有 鄠 杜 竹林, 南山 檀柘,號稱陸海,為九州膏腴。” 顏師古 註:“言其地高陸而饒物產,如海之無所不出,故云陸海。”《水滸傳》第一○五回:“ 宛州 山水盤紆,丘原膏沃,地稱陸海。” 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十:“陸海從來沃野多,居民竟未識嘉禾。”

(2). 南朝 梁 鍾嶸 對 晉 代文學家 陸機 有“ 陸 才如海”之贊語。見《詩品》卷上。後因以“陸海”比喻富於文才。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 潘 江,各傾 陸 海云爾。”

(3).借指 陸機 ,以喻稱富於文才的人。 前蜀 貫休 《贈抱麻劉舍人》詩:“ 雙溪 逢 陸 海, 荊渚 遇 平津 。”

中廚

(1).內廚房。《玉台新詠·古樂府<隴西行>》:“談笑未及竟,左顧勅中廚。” 三國 魏 曹植 《娛賓賦》:“辦中廚之豐膳兮,作 齊 鄭 之妍倡。” 趙幼文 校註:“中廚即內廚。”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賚雉啟》:“仰費中廚,來供下客,山川道遠,口腹知恩。”

(2).廚中。 唐 杜甫 《槐葉冷淘》詩:“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 清 吳偉業 《哭志衍》詩:“每具十人饌,中廚炊香穱。”

食魚

比喻幕賓受到重視、優待。語出《戰國策·齊策四》:“ 齊 人有 馮諼 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 孟嘗君 ,願寄食門下……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 孟嘗君 曰:‘食之,比門下之客。’”。 唐 方乾 《贈處州段郎中》詩:“德重自將天子合,情高元與世人疏。寒潭是處清連底,賓席何心望食魚。” 明 徐渭 《自為墓志銘》:“﹝余﹞一旦為少保 胡公 羅致幕府……食魚而居廬,人爭榮而安之,而己深以為危。”

腹腴

(1).魚肚下的肥肉。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作魚鮓》:“布魚於瓮中,一行魚,一行糝,以滿為限,腹腴居上。” 唐 杜甫 《閿鄉姜七少府設鱠戲贈長歌》:“偏勸腹腴愧年少,軟炊香飯緣老翁。” 宋 蘇軾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詩:“似開江鰩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陳三立 《雪晴放舟題寄南昌樂群學舍諸子》詩:“筍蒲煮酒膾腹腴,羹芼薑橙餉雞蘇。”

(2).比喻內地富饒之區。 明 徐渭 《代雲南策問》:“其在高甲雋才,往往欲試利器,甘盤錯,易險阻,叱羊腸者,顧以駢任腹腴,臥而了治。” 清 錢謙益 《兵使慈谿馮公進秩督學福建序》:“ 閩 之在海內,以局勢論之,當為邊角,不當為腹腴。”

入出

(1).收入和支出。《周禮·天官·大府》:“歲終,以貨賄之入出會之。”

(2).猶內外。 明 李東陽 《明故兵部尚書項公神道碑銘》:“乃遣人持榜入出招諭,其負險不服者,縱兵搜捕。”

先儒

先世儒者;已去世的儒者。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先儒所傳,皆不其然。”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書證》:“先儒解釋皆云:水草,圓葉細莖,隨水淺深。” 元 黃溍 《日損齋筆記·辨經》:“先儒所見,適與前人暗合,而非有所祖述。”《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匡超人 道:‘……此五省讀書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書案上,香火蠟燭,供著“先儒 匡子 之神位”。’ 牛布衣 笑道:‘先生,你此言誤矣!所謂“先儒”者,乃已經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稱呼?’”

蹇拙

文章或修辭呆板不流暢

之子

這個人。《詩·周南·漢廣》:“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鄭玄 箋:“於是子之嫁,我願秣其馬。” 晉 潘岳 《悼亡詩》:“之子歸窮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問 《寄贈龐漢》詩:“之子貧居久,詩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臨淮玄素招集松筠閣》詩:“之子蓄奇懷,中宵肆良讌。”

禪定

(1).佛教禪宗修行方法之一。一心審考為禪,息慮凝心為定。佛教修行者以為靜坐斂心,專注一境,久之達到身心安穩、觀照明淨的境地,即為禪定。又禪為 * 天之法,定為無 * 天之法。依其入定程度的淺深,並有四禪( * 定)、四定(無 * 定)的區分。《壇經·坐禪品》:“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禪內定為禪定。”《長阿含經·第二分十上經》:“思維觀察,分別法義,心得歡喜。得歡喜已,便得法愛。得法愛已,身心安穩。身心安穩已,則得禪定。得禪定已,得如實智。是謂初解脫入。”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五:“番僧習禪定者,於冰合時裹一歲糧休焉。”

(2).謂坐禪習定。 唐 賈島 《贈無懷禪師》詩:“禪定石牀暖,月移山樹秋。” 唐 戴叔倫 《題武當逸禪師蘭若》詩:“經山涉水向何處,羞見竹林禪定人。” 元 馬致遠 《壽陽曲·煙寺晚鐘》:“順西風晚鐘三四聲,怎生教老僧禪定?”

焚香

(1) 燒香

焚香拜佛

(2) 點燃香支

焚香禱告

晴虛

晴空。虛,天空。 唐 陸龜蒙 《石窗》詩:“石窗何處見,萬仞倚晴虛。”

坐看

(1).猶行看,旋見。形容時間短暫。 唐 李白 《古風》之二六:“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唐 杜甫 《鳳凰台》詩:“坐看彩翮長,縱意八極周。”

(2).謂旁觀而無行動。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 張清 對部下說:‘上將掌握兵權,坐看我們危急而不救,一定已有異心。’”

氤氳

煙氣、煙雲瀰漫的樣子;氣或光混合動盪的樣子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唐· 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雲煙氤氳

綿綿

微細;連續不斷的樣子

秋雨綿綿

詩思

做詩的思路、情致。 唐 韋應物 《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詩:“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清 王夫之 《乍開梅》詩:“底事花魂多荏苒,逼人詩思在些些。”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談》:“先只聽得一片鼓鈸和鐵索聲,我正想做‘超現實主義’的語錄體詩,這么一來,詩思被鬧跑了。”

牛腰

牛的腰部。喻詩文數量之大。 唐 李白 《醉後贈王歷陽》詩:“書禿千兔筆,詩裁兩牛腰。” 王琦 註:“言其卷大如牛腰也。” 宋 周孚 《贈蕭光祖》詩:“之子固絶俗,少年甘寂寥。田園一蚊睫,書卷百牛腰。” 元 張可久 《水仙子·和逍遙韻》曲:“新詩裝卷束牛腰,大字鈔書損兔毫。” 清 趙翼 《題程前川三百首梅花詩本》詩:“由來詩人爭大名,必創奇觀世無偶。叩門示我牛腰卷,萬丈瑤光溢戶牖。”

草堂

草廬。隱者所居的簡陋茅屋

詩詞推薦

寄珍首座原文_寄珍首座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