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袁說友的《和董顯叔韻》
全文:
江南人稱在覿面,足以慰予疇昔念。
識公只在文字間,君子若人今子賤。
江湖路遠睽言談,八年於外自亦閒。
有時拂拭舊珠玉,端欲論詩伯仲間。
公懷席珍方就聘,一航我欲長安近。
只知喜接故人歡,寧羨官高如斗印。
羇懷寂寞逢春光,未著語意何可當。
下帷諸孫出新句,如繭抽緒思無疆。
一詩傑出駭奇創,陡覺詩壇群膽喪。
自憐老退無好懷,語不驚人慚少壯。
宦情不絕真如絲,有憤莫吐誰與咨。
只今猶得斯人語,剩有風騷同激推。
不堪人事長乖處,聞說扁舟復西去。
十年一見意匆匆,更寫瀟湘別離句。
男兒氣節天所資,道大何計合與違。
但讀詩書談世事,看公衣錦他年歸。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只在
(1).總在;仍在。 宋 蘇軾 《殢人嬌·贈朝雲》詞:“朱脣筯點,更髻鬟生彩。這些箇,千生萬生只在。” 宋 李萊老 《謁金門》詞:“舊恨新愁都只在,東風吹柳帶。”《三國志平話》卷中:“見二嫂靈前燒香奠酒啼哭, 關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賈島 《尋隱者不遇》詩:“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水滸傳》第八回:“那人問道:‘ 薛端公 在何處住?’ 董超 道:‘只在前邊巷內。’”《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心下道:‘佳期只在今夜了,便宜了這酸子。’”
文字
(1)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說文解字敘》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順
(3) 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4) 文書;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袁說友名句,和董顯叔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