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上辛祈谷齋居》
全文:
三朝度王正,六日屆上辛。
青陽靄彤墀,海壖含韶春。
萬匯昭以蘇,昌昌荅令辰。
惟予繼百王,祈谷遵先民。
滌志此齋居,穆穆將明禋。
心乎曷思維,政事有弗勤。
屋漏苟或愧,其奚對昊天。
祖宗廓丕基,肯構賴子孫。
彼野有遺賢,何以拔茅掄。
彼民有竊嘆,何以鹹聽聞。
凡此恭默思,愧怍流汗頻。
尚希鑒予衷,維皇降康年。
參考注釋
青陽
(1).指春天。《尸子·仁意》:“春為青陽,夏為朱明。”《漢書·禮樂志》:“青陽開動,根荄以遂。” 唐 潘孟陽 《元日和布澤》詩:“青陽初應律,蒼玉正臨軒。” 明 何景明 《發京邑》詩之三:“青陽藹廢墟,春氣感鳴禽。” 郭沫若 《嘆逝》詩:“可是恨冬日要別離?可是恨青陽久不至?”
(2).明堂名。明堂有五室,位於左面東方的叫青陽,為帝王祭祀、布政之所。《資治通鑑·齊武帝永明十年》:“己未, 魏 主宗祀 顯祖 於明堂以配上帝,遂登靈臺以觀雲物,降居青陽左個,布政事。” 胡三省 注引 鄭氏 曰:“青陽左個,大寢東堂北偏。”
(3).猶清揚,謂眉目清秀。《韓詩外傳》卷一:“ 孔子 曰:‘夫《詩》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青陽宛兮。’” 漢 應瑒 《神女賦》:“騰玄眸而睋青陽,離朱脣而耀雙輔。”
(4).指青春年少的面容。 唐 李賀 《贈陳商》詩:“黃昏訪我來,苦節青陽皺。” 姚文燮 註:“苦節自矢,雖春姿亦為之枯槁也。”
(5).古代春天郊祀歌名。《史記·樂書》:“常有流星經於詞壇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陽》,夏歌《朱明》”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自 西陵 《青陽》之樂,皆取之於竹。”《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三·北齊明堂樂歌十》:“《青陽》奏,發《朱明》。”
(6).傳說中 黃帝 二十五子之一,與 夷鼓 同為 己 姓。《國語·晉語四》:“ 黃帝 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 青陽 與 夷鼓 ,皆為 己 姓。” 韋昭 註:“ 青陽 , 金天氏 帝 少皞 。”
(7).地名。在今 安徽省 青陽縣 。 漢 為 涇縣 地。 唐 置 青陽縣 ,以其地在 青山 之陽而得名。 明 清 屬 安徽 池州府 。 唐 韓翃 《贈別韋兵曹歸池州》詩:“ 楚 竹 青陽 路, 吳 江 赤馬 船。” 宋 張孝祥 《水龍吟·望九華山作》詞:“竹輿曉入 青陽 ,細風涼月天如洗。”
彤墀
即丹墀。借指朝廷。 唐 韓愈 《歸鼓城》詩:“我欲進短策,無由至彤墀。” 宋 秦觀 《寄孫莘老少監》詩:“一出 承明 七換麾,君恩復許上彤墀。”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三二:“彤墀小立綴鵷鸞,金碧初陽當畫看。”
海壖
亦作“ 海堧 ”。海邊地。亦泛指沿海地區。 唐 柳宗元 《南省轉牒欲具江國圖令盡通風俗故事》詩:“新地提封盡海壖,狼荒猶得紀山川。” 宋 蘇軾 《真相院釋迦舍利塔銘》詩:“流傳至此誰使然,並包 齊 魯 窮海壖。” 明 歸有光 《祭朱恭靖公文》:“唯 崑 為縣,僻在海堧。” 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今之大*法,自法、井、海堧有鹽而外,露田稻最長,黍、稷、粱、麥各有品也。”
韶春
美好的春光。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趙學士探梅》:“玉顏須傍韶春笑,莫斗嚴風與惡霜。”
乾隆名句,上辛祈谷齋居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