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興佛香之閣浹宙聞,我曾三疊七言以頌尊

乾隆隆興寺五疊舊作韻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隆興寺五疊舊作韻》

全文:
隆興佛香之閣浹宙聞,我曾三疊七言以頌尊
丙午重來創成九字型,一尚非一詎有二法門。
如是西天極樂道場界,阿彌陁佛相好莊嚴雲。
觀音菩薩此佛大弟子,具佛妙觀察智轉**輪。
三千大千今古無量劫,何處不現法相如高旻。
而此恆山獨稱甚僥倖,千年梵剎頂禮趨紜紜。
幾經廢墮復幾經修舉,不改者在誰增減毫分。
向以五台瞻禮文殊返,順途至此方當春暮辰。
穹窿高閣大士之所住,可過而去弗禮申敬神。
特用長言七字增兩字,亦惟紀實以志往來身。
茲則仍如前例以展謁,不料耄耋倏消瞬息雲。
然而堂堂卓立獨尊者,彈指頃視萬劫千秋塵。
一身兩臂及三十六臂,今成匠作昔乃成役軍。
木去銅存實合本身一,去豈誠去存則斯誠存。
此番之頌亦復如是耳,豈因難見巧以幻為真。
寺側行館朴斲實清潔,乘興摛藻非儒非佛論。
斯之謂新視向乃謂舊,豈知擲筆此作即成陳。
途指定州將復疊蘇句,一笑而已賡罷丙午春。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隆興

興盛。《尚書大傳》卷五:“堯者,高也,饒也,言其隆興煥炳最高明也。”《三國志·魏志·管寧傳》:“是以鸞鷟鳴 岐 , 周 道隆興,四皓為佐, 漢 帝用康。”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六:“臣嘗謂 金 人必衰敗,國家必隆興。”

浹宙

寰宇,整個天空。 南朝 宋 謝莊 《宋孝武帝哀策文》:“浹宙斯澄,綿區鹹鏡。”

三疊

(1).古奏曲之法,至某句乃反覆再三,稱三迭。 宋 蘇軾 《仇池筆記·陽關三迭》:“余在 密州 , 文勛 長官以事至 密 ,自雲得古本《陽關》,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疊,乃知古本三疊蓋如此。”

(2).三首。 宋 岳珂 《桯史·李白竹枝詞》:“是夜宿於驛,夢 李白 相見於山間。曰:‘予往謫 夜郎 ,於此聞杜鵑,作《竹枝詞》三疊,世傳之不子細,憶集中無有,三誦而使之傳焉。’”

(3).猶三通,三遍。 宋 梅堯臣 《初冬夜坐憶桐城山行》詩:“書之空自知,城上鼓三疊。”

(4).猶三折。指 廬山 三迭泉 。 宋 戴復古 《廬山》詩:“九疊屏風三疊水,更無詩句可形容。” 元 李洞 《廬山記》:“四圍巒障欲合,泉若瓊簾,從空懸布,為三疊而下。”

七言

(1).指七字詩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六言七言,雜出《詩》、《騷》。”《隋書·音樂志上》:“《需雅》,八曲,七言。”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主考出五七言各一句,刻香為限,行立構思……十六對中取七言三聯,五言三聯。”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杜少陵詩》:“凡七言多上四字相連,而下三字足之。” 魯迅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字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言。”

(2).指七言詩。《漢書·東方朔傳》:“ 朔 之文辭,此二篇最善。其餘有《封泰山》……八言、七言上下,《從公孫弘借車》,凡 向 所録 朔 書具是矣。” 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八言、七言詩,各有上下篇。”《陳書·江總傳》:“好學,能屬文,於五言七言尤善。”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七言起於 漢武 柏梁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十:“不知 唐 人五言工,不必再工七言也;古體工,不必再工近體也。”

乾隆名句,隆興寺五疊舊作韻名句

詩詞推薦

隆興佛香之閣浹宙聞,我曾三疊七言以頌尊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