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吳當的《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
全文:
國字崇當代,人才起妙年。
風雲千里駿,日月九重天。
翰苑司掄選,中書屬次銓。
光榮毛義檄,奮發祖生鞭。
學廣儒宮制,書傳弟子員。
宦情依冷椽,官舍擁寒氈。
筮仕無踰此,如君更穎然。
永嘉今壯辟,多藝夙稱賢。
咨訪兼留意,英髦孰接肩。
舊家疑寂寞,遺簡想流傳。
必使聲華盛,應知學業全。
高情何特達,勝日共周旋。
薦豆登霜柚,充庖載海鮮。
洞簫吹月下,玉樹立風前。
已兆魚龍化,何嫌雨露偏。
群公爭薦進,拭目去翩翩。
參考注釋
國字
本國的文字。 遼 、 金 、 元 、 清 王朝統治者各稱其本族的文字為國字,也叫國書。以別於漢字。如 元 稱蒙文, 清 稱滿文等。 元 張昱 《宮中詞》詩:“裹頭保母性溫存,不敢移身出後門。尋得描金龍鳳紙,學摹國字教皇孫。”《明史·王壽傳》:“﹝ 王壽 ﹞幼穎敏嗜學,長以通國字,為中書掾。”參見“ 國書 ”。
當代
目前這個時代
人才
(1) 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
爭奪高科技人才
(2) 指美麗的容貌
頗有幾分人才
(3) 也作“人材”
妙年
指少壯之年。《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 終軍 以妙年使 越 。” 唐 杜甫 《奉贈嚴八閣老》詩:“扈聖登黃閣,明公獨妙年。” 宋 賀鑄 《南鄉子》詞:“眉宇有餘妍,初破瓜時正妙年。” 清 李漁 《比目魚·贈行》:“你乘此妙年,正該出去應舉。” 茅盾 《清明前後》第一幕:“人在這樣情形下,既非聖賢,難免要有點牢騷,而 唐文君 雖在妙年,竟也象老婆子那樣咀碎。”
吳當名句,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