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郡齋即事原文
表里山河久鎮綏,府無留事縱懷時。
自將遠業更中外,不向榮塗計速遲。
沖談本從天理得,安閒常有道心知。
元元未盡躋仁壽,日望登庸為審思。
詩詞問答
問:和郡齋即事的作者是誰?答:呂陶
問:和郡齋即事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和郡齋即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表里山河
《左傳·僖公二八年》:“ 子犯 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無害也。’” 杜預 註:“ 晉國 外河而內山。”後以謂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 唐 顏真卿 《蒲州刺史謝上表》:“臣竊以此州之地, 堯 、 舜 所都,表里山河,古稱天險。” 太平天囯 劉盛培 《建天京於金陵論》:“奠安宇宙,爰資天京之雄;表里山河,永繫苞桑之固。”
鎮綏
(1).鎮壓平定。《晉書·劉弘傳》:“其恢宏奧略,鎮綏南海,以副推轂之望焉。”
(2).謂安撫。 宋 蘇舜欽 等《地動聯句》:“高者恐顛墜,下者當鎮綏。”
留事
(1).積壓的公務。《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吾使人視 即墨 ,田野闢,民人給,官無留事,東方以寧。” 漢 馬融 《長笛賦》序:“ 融 性好音,能鼓琴吹笛,而為督郵,無留事。” 宋 王禹偁 《揚州寒食贈屯田張員外》詩:“堆案有留事,聽歌無懽聲。”
(2).指留守、留後一類的官職。《後漢書·荀彧傳》:“ 興平 元年, 操 東擊 陶謙 ,使 彧 守 甄城 任以留事。”《南史·范泰傳》:“ 伯通 意鋭,當令擁戈前驅;以君持重,欲相委留事,如何?”
(3).特指 唐 代節度留後。《新唐書·李德裕傳》:“ 澤潞 劉從諫 死,其從子 稹 擅留事,以邀節度。”
自將
(1).自己保全。《漢書·兒寬傳》:“ 寬 為人溫良,有廉知自將,善屬文,然懦於武,口弗能發明也。”《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 南宮韜 , 魯 人,字 子容 ,以智自將。” 宋 蘇轍 《陳述古舍人謝兩府啟》:“某老大無取,介特自將。” 明 高啟 《匡山樵歌引》:“君今剛介自將,不苟進取。”
(2).自己帶著;自己拿著。《後漢書·羊續傳》:“ 續 妻後與子 祕 俱往郡舍, 續 閉門不內,妻自將 祕 行,其資藏唯有布衾、敝袛裯,鹽、麥數斛而已。” 宋 蘇轍 《官舍小池有鸂鶒遺二小雛》詩之一:“來從碧澗巢安在,飛過重城母自將。”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三折:“ 秦弱蘭 賺了他一篇樂章,親筆落款,他自將著。”
(3).自養。 明 高啟 《南宮生傳》:“晚迺刮磨豪習,隱然自將。”
(4).自相輔助,相輔相成。《漢書·王尊傳贊》:“ 王尊 文武自將,所在必發,譎詭不經,好為大言。” 顏師古 註:“將,助也。”
親自率領。 宋 楊萬里 《千慮策·國勢中》:“以 高帝 自將,而 子房 為之謀,如此其全也。”
遠業
遠大的事業。《後漢書·馮異岑彭等傳論》:“若 馮 賈 之不伐, 岑公 之義信,乃足以感三軍而懷敵人,故能尅成遠業,終全其慶也。”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贊》:“道悠運促,不終遠業。” 元 姚燧 《中書左丞姚文獻公神道碑》:“惟恐大本一廢,遠業難成。”
中外
裡面和外面
中外不得相救
中外交薦。——《明史》
榮塗
猶仕途。 宋 葉適 《湖南運判到任謝表》:“伏念臣思過特深,自量尤審,一昨賜歸於窮舍,即甘息望於榮塗。” 宋 真德秀 《送吳定夫西歸》詩:“世情重聲利,榮塗足趨走。”
天理
(1) 自然法則;天道,天然的組織結構
依乎天理。——《莊子·養生主》
(2) 宋代的理學家認為封建 * 是客觀存在的道德法則,把它叫做“天理”
(3) 道義
(4) 天性
道心
(1).指天理,義理。《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蔡沉 集傳:“心者,人之知覺,主於中而應於外者也。指其發於形氣者而言,則謂之人心,指其發於義理者而言,則謂之道心。”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道心者,喜怒哀樂之未發者也。”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大心》:“其直指人心見性,妄意天性,不知道心,而以惟危之人心為性也。” 馮友蘭 等註:“ 宋 儒認為道心就是天理,人心就是人慾。天理是精微的,人慾是危險的。”
(2).客觀事物最基本的精神。 漢 王充 《論衡·薄葬》:“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空言虛語,難得道心,人猶不信。”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爰自 風 姓,暨於 孔氏 ,玄聖創典,素王述訓,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教。” 陸侃如 註:“道是自然之道,那么道的心應該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
(3).佛教語。菩提心;悟道之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四·釋道溫》:“義解足以析微,道心未易可測。”《壇經·般若品》:“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西遊記》第一回:“只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臂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也。’”
元元
平民;老百姓
只覺蒼天方憒憒,莫憑赤手拯元元。——《洪秀全演義》
仁壽
謂有仁德而長壽。語出《論語·雍也》:“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邢昺 疏:“言仁者少思寡慾,性常安靜,故多壽考也。”《漢書·王吉傳》:“敺一世之民,躋之仁壽之域。”《漢書·董仲舒傳》:“ 堯 舜 行德, * 仁壽。”《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由是天人通,陰陽和,俗躋仁壽,物無疵癘。” 宋 蘇軾 《儒者可與守成論》:“至於 湯 武 ,拯塗炭之民而置之於仁壽之域,故天下相率而朝之。”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我皇上聰明神聖之主,又已禎祥畢集,仁壽可登矣。”
登庸
(1).選拔任用。《書·堯典》:“帝曰:疇咨若時登庸。” 孔 傳:“疇,誰。庸,用也。誰能鹹熙庶績,順是事者,將登用之。” 晉 應貞 《晉武帝華林園集詩》:“登庸以德,明試以功。” 唐 唐彥謙 《留別》詩之三:“登庸趨俊乂,廁用野無遺。” 明 方孝孺 《袁安臥雪圖贊》:“登庸三朝,作社稷臣。”
(2).指登帝位。 漢 揚雄 《劇秦美新》:“臣伏惟陛下以至聖之德,龍興登庸,欽明尚古,作民父母,為天下主。”《宋書·傅亮傳》:“ 高祖 登庸之始,文筆皆是記室參軍 滕演 。”《北史·高隆之傳》:“又帝未登庸日, 隆之 意常侮帝。”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朝》:“臣伏願登庸御宇,早繼高皇。”
(3).指科舉考試應考中選。 明 徐霖 《繡襦記·父子萍逢》:“領父命 長安 科試,幸登庸占榜魁。”
審思
慎重考慮。《敦煌變文集·秋胡變文》:“況汝少小失阿耶,孤單養汝,成立汝身。今捨吾求學,更須審思。”《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國會為治外交之本》:“願吾國之政府、國民,一審思焉,渙然釋前嫌而圖後效也。”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看山樓號白,封社土分青
- 臘近已含春意思,香寒足慰晚情懷張道洽《梅花七律》
- 長年官食旅邊州,當路知音不自由葉適《張總乾輓詩》
- 寓形宇宙間,所至習乃成袁燮《題習齋》
- 憶事臨妝笑,春嬌滿鏡台梁鍠鍠《狷氏子》
- 元豐五年,余謫居黃
- 高臥五城十二樓,剛風冽冽吹酒醒,起來披髮騎赤虬黃庚《醉時歌》
- 張良亦從赤松子,拋擲兵閒黃石書謝諤《嚴隱君九齡適軒》
- 達人澄此心,肯為萬法起趙與時《詩二首》
- 遲遲春日滿長空,亡國離宮蔓草中胡曾《詠史詩蘭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