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

作者:吳當 朝代:元代

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原文

國字崇當代,人才起妙年。

風雲千里駿,日月九重天。

翰苑司掄選,中書屬次銓。

光榮毛義檄,奮發祖生鞭。

學廣儒宮制,書傳弟子員。

宦情依冷椽,官舍擁寒氈。

筮仕無踰此,如君更穎然。

永嘉今壯辟,多藝夙稱賢。

咨訪兼留意,英髦孰接肩。

舊家疑寂寞,遺簡想流傳。

必使聲華盛,應知學業全。

高情何特達,勝日共周旋。

薦豆登霜柚,充庖載海鮮。

洞簫吹月下,玉樹立風前。

已兆魚龍化,何嫌雨露偏。

群公爭薦進,拭目去翩翩。

詩詞問答

問: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的作者是誰?答:吳當
問: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先韻

參考注釋

國字

本國的文字。 遼 、 金 、 元 、 清 王朝統治者各稱其本族的文字為國字,也叫國書。以別於漢字。如 元 稱蒙文, 清 稱滿文等。 元 張昱 《宮中詞》詩:“裹頭保母性溫存,不敢移身出後門。尋得描金龍鳳紙,學摹國字教皇孫。”《明史·王壽傳》:“﹝ 王壽 ﹞幼穎敏嗜學,長以通國字,為中書掾。”參見“ 國書 ”。

當代

目前這個時代

人才

(1) 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

爭奪高科技人才

(2) 指美麗的容貌

頗有幾分人才

(3) 也作“人材”

妙年

指少壯之年。《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 終軍 以妙年使 越 。” 唐 杜甫 《奉贈嚴八閣老》詩:“扈聖登黃閣,明公獨妙年。” 宋 賀鑄 《南鄉子》詞:“眉宇有餘妍,初破瓜時正妙年。” 清 李漁 《比目魚·贈行》:“你乘此妙年,正該出去應舉。” 茅盾 《清明前後》第一幕:“人在這樣情形下,既非聖賢,難免要有點牢騷,而 唐文君 雖在妙年,竟也象老婆子那樣咀碎。”

風雲

①風和云:天有不測~。 ②比喻變幻動盪的局勢:~突變。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九重天

(1).古人認為天有九層,因泛言天為“九重天”。《淮南子·天文訓》:“天有九重。”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六引 宋善威 詩:“月落三株樹,日映九重天。”《封神演義》第二回:“愁雲直上九重天,一派敗兵隨地擁。” 李瑛 《我們的飛機》詩:“等信號,一步跨上九重天,回頭看,全國人民望著你!”

(2).指帝王或朝廷。 唐 韓愈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 潮陽 路八千。” 宋 晏殊 《浣溪沙》詞:“可惜異香珠箔外,不辭清唱玉尊前。使星歸覲九重天。” 元 吳昌齡 《張天師》第一折:“穩請受著九重天雨露恩和寵。” 清 李漁 《風箏誤·請兵》:“羽書飛上九重天,佇望旌旗自日邊。”

翰苑

(1).文苑。文翰薈萃之處。 唐 王勃 《上武侍極啟》:“攀翰苑而思齊,傃文風而立志。”

(2).翰林院的別稱。《宋史·蕭服傳》:“文辭勁麗,宜居翰苑。” 清 鈕琇 《觚賸續編·得樹》:“二甲第二入翰苑,非其志也。”

掄選

選拔,挑選。《宋史·張齊賢傳》:“ 太宗 擢進士,欲置 齊賢 高第,有司偶失掄選,上不悅。” 明 張居正 《請重修<大明會典>疏》:“掄選儒臣,分局纂修。” 清 馬建忠 《適可齋記言·巴黎復友人書》:“此列國掄選使才,所由以交涉實學嚴加考核,庶幾使館無濫竽之輩,行人無辱命之虞。”

中書

(1).皇宮中的藏書。亦特指宮中記事的書。《漢書·儒林傳·孔安國》:“ 成帝 時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為《百兩》徵,以中書校之,非是。” 顏師古 註:“中書,天子所藏之書也。”《後漢書·伏湛傳》:“ 永和 元年,詔 無忌 與議郎 黃景 校定中書《五經》、諸子百家、藝術。” 李賢 註:“中書,內中之書也。”《三國志·吳志·孫亮傳》“日於苑中習焉” 裴松之 注引《吳歷》:“ 亮 數出中書視 孫權 舊事。”

(2).官名。中書令的省稱。 漢 設中書令,掌傳宣詔令,以宦者為之,後多任用名望之士。《漢書·蕭望之傳》:“ 望之 以為中書政本,宜以賢明之選。” 晉 庾亮 《讓中書令表》:“國恩不已,復以臣領中書。” 隋 唐 以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俱為宰相,後因以中書稱宰相。《宋史·葉清臣傳》:“陛下欲息奔競,此繫中書。若宰相裁抑奔競之流,則風俗惇厚,人知止足。” 清 洪昇 《長生殿·賄權》:“中書獨坐攬朝權,看炙手威風赫烜。”

(3).官名。中書舍人的省稱。 隋 、 唐 時為中書省的屬官。 明 清 廢中書省,於內閣設中書舍人,掌撰擬、繕寫之事。《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中書的班次,進士是一途,監生是一途。”《官場現形記》第五三回:“他就湊了千把銀子,捐了個內閣中書。”

(4).官署名。 唐 代的中書省、 宋 代的政事堂,亦直稱為“中書”。 唐 白居易 《和裴相公傍水閒行絕句》:“行尋春水坐看山,早出中書晚未還。”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 文潞公 在樞府,嘗一日過中書,與 荊公 行至題下。”

(5).毛筆的別稱,“中書君”的省稱。《剪燈餘話·武平靈怪錄》:“早拜中書事 祖龍 , 江淹 親向夢中逢。”參見“ 中書君 ”。

光榮

(1) 榮耀;榮譽

紅十五軍團的全體同志,都為這個光榮的會師歡欣鼓舞。——《奠基禮》

光榮歸於祖國

(2) 光芒

雕瑩啟光榮

奮發

精神振作,情緒高昂

奮發有為的青年

祖生鞭

語出《世說新語·賞譽下》“劉琨稱祖車騎為朗詣” 劉孝標 注引 晉 虞預 《晉書》:“ 劉琨 與親舊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 祖生 (指 祖逖 )先吾著鞭耳。’”後因以“祖生鞭”為勉人努力進取的典故。 唐 李白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詩:“多逢剿絶兒,先著 祖 生鞭。” 宋 楊萬里 《寄題郭漢卿琴堂》詩:“如何劃然里,猶 露祖 生鞭。” 明 楊珽 《龍膏記·旅況》:“分明是 洛陽 季子 , 臨邛 司馬 , 長安 曼倩 ,豈久困塵寰,從今去,願君好著 祖生 鞭。”亦作“ 祖逖鞭 ”。 周詠 《去國吟》:“湖海蹉跎 祖逖 鞭,聞鷄五夜不成眠。”

儒宮

古代官立學校。《陳書·儒林傳·沉不害》:“至是國學未立, 不害 上書曰:‘……宜其弘振禮樂,建立庠序,式稽古典,紆跡儒宮,選公卿門子,皆入於學。’” 唐 韓愈 《祭竇司業文》:“命守 高平 ,命副儒宮。朱衣銀魚,象服以崇。”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奏乞餘杭學名額表》:“建置學舍數十廈,面勢顯敞,允為儒宮。” 清 昭槤 《嘯亭續錄·本朝欽定諸書》:“列聖萬幾之暇,乙覽經史,爰命儒臣選擇簡編,親為裁定,頒行儒宮。”

書傳

(1).著作;典籍。《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括 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後漢書·班超傳》:“﹝ 班超 ﹞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新唐書·方技傳·王遠知》:“ 遠知 少警敏,多通書傳,事 陶弘景 ,傳其術,為道士。”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二:“ 成岫 ,字 雲友 , 錢塘 人,略涉書傳。手談齒句,鬭茗彈絲,並皆精妙。”

(2).有關《尚書》經義的傳述解釋。如 明 劉三吾 等撰有《書傳會選》、 胡廣 等撰有《書傳大全》。

謂以文字書札傳述;傳遞書信。《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王稽 遂與 范雎 入 鹹陽 。已報使,因言曰:‘ 魏 有 張祿 先生,天下辯士也。曰“ 秦王 之國危於累卵,得臣則安,然不可以書傳也。”臣故載來。’” 唐 杜荀鶴 《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詩:“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鶴書傳海畔洲。”

弟子員

漢 對太學生、 明 清 對縣學生員的稱謂。《漢書·儒林傳序》:“今天子太學弟子少,於是增弟子員三千人。” 宋 范成大 《次韻嚴子文旅中見贈》:“交情敢説同方友,句法甘從弟子員。”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若乃養馬而我職弟子員,冠儒冠。”

宦情

做官的志趣、意願

少無宦情

官舍

(1).官署;衙門。《漢書·何並傳》:“﹝ 何並 ﹞性清廉,妻子不至官舍。” 唐 岑參 《送鄭少府赴滏陽》詩:“青山入官舍,黃鳥度宮墻。”

(2).官吏的住宅。《晉書·陶侃傳》:“ 弘 以 侃 為 江 夏太守,加鷹揚將軍。 侃 備威儀,迎母官舍,鄉里榮之。” 唐 白居易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官舍黃茅屋,人家苦竹籬。”《宋史·孝宗紀一》:“﹝ 王夫人 ﹞以 建炎 元年十月戊寅生帝於 秀州 青杉牐 之官舍。” 清 曹寅 《植夫下第見枉西軒兼懷次山》詩:“官舍漁村似, 王郎 單舸來。”

(3).專門接待來往官員的賓館。《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豨 常告歸過 趙 , 趙 相 周昌 見 豨 賓客隨之者千餘乘, 邯鄲 官舍皆滿。”

(4).官府的差役。 明 葉憲祖 《鸞鎞記·覓贈》:“即差官舍二人,與你同送聘禮到他家去。送聘之後,即便接取來京,休得遲誤。”

寒氈

亦作“ 寒氊 ”。 1.《新唐書·文藝傳中·鄭虔》:“﹝ 鄭虔 ﹞在官貧約甚,澹如也。 杜甫 嘗贈以詩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雲。”後以“寒氈”形容寒士清苦的生活。 明 王世貞 《鳴鳳記·拜謁忠靈》:“數載困寒氈,遭遇明揚簡微賤。”

(2).指清苦的讀書人。 清 錢謙益 《蔣允儀父弘憲原任戶部貴州清吏司署員外郎事主事加贈奉直大夫制》:“澹泊自將,不改寒氈之雅志。”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兩浙校官集》:“其詩集於 鹹豐 告成,雖采輯未徧,而發潛闡幽,琳瑯滿目,亦足為寒氊生色。”

筮仕

(1).古人將出做官,卜問吉凶。《左傳·閔公元年》:“初, 畢萬 筮仕於 晉 ,遇屯之比。” 唐 白居易 《和夢遊春詩一百韻》:“端詳筮仕蓍,磨拭穿楊鏃。” 蘇仲翔 註:“筮仕,卜作官的命運。”

(2).指初出做官。 宋 王禹偁 《感流亡》詩:“因思筮仕來,倐忽過十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夢狼》:“長子甲,筮仕南服,三年無耗。” 何垠 註:“初官曰筮仕。”

如君

妾的別稱

穎然

卓越貌。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聲音自當有哀樂,但闇者不能識之。至 鍾子 之徒,雖遭無常之聲,則穎然獨見矣。”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書》二:“執事姿略穎然出常士之表,應進士中甲科,舉方正為第一。” 宋 秦觀 《崔浩論》:“以明濟明,以智資智,穎然獨出,不肯與眾為耦者,有才之士也。” 明 方孝孺 《送河南僉事湯侯序》:“明肅公廉之聲,往往皆如夙成,穎然絶出於時。”

永嘉

永嘉郡,治所在今浙江永嘉縣

展轉四明天台,以至 永嘉。——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咨訪

諮詢訪問。《後漢書·章帝紀》:“朕咨訪儒雅,稽之典籍,以為王者生殺,宜順時氣。” 宋 司馬光 《右諫議大夫呂府君墓志銘》:“事之大者,猶宜關白咨訪然後行。” 明 歸有光 《書里涇張氏婦事》:“予方欲咨訪論著之而未及也。” 清 馬建忠 《上李伯相論朝鮮商約界務稟》:“計此次東渡……尚有令 朝鮮 預籌與 俄羅斯 邊界交涉事宜,與咨訪 中東 鐵路通商利弊二事。”

留意

留心;注意

人們都期待學校去留意我們今天生活中的任何一種弊病

英髦

亦作“ 英旄 ”。俊秀傑出的人。 漢 枚乘 《柳賦》:“儁乂英旄,列襟聯袍。” 南朝 梁 劉孝標 《辨命論》:“昔之玉質金相,英髦秀達,皆擯斥於當年。” 宋 歐陽修 《齋宮尚有殘雪思作學士時攝事於此有感》詩之三:“兩京平日接英髦,不獨詩豪酒亦豪。” 清 唐孫華 《送門人時期五貢入太學》詩:“徵書忽下選英髦,鷺羽西雍飛始振。”

舊家

(1).猶世家。指上代有勳勞和社會地位的家族。 唐 李商隱 《為同州侍御上崔相國啟》:“此皆相國推 孔 李 之素分,念 國 高 之舊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素秋》:“ 俞慎 ,字 謹庵 , 順天 舊家子。” 魯迅 《花邊文學·正是時候》:“雖然成家立業之後,他也許修家譜,造祠堂,儼然以舊家子弟自居,但這究竟是後話。”

(2).猶從前。 宋 元 人詩詞中常用。 宋 楊萬里 《答章漢直》詩:“老里睡多吟里少,舊家句熟近來生。” 宋 周邦彥 《瑞龍吟》詞:“惟有舊家 秋娘 ,聲價如故。” 金 元好問 《石州慢》詞:“舊家年少,也曾東抹西塗,鬢毛爭信星星卻。”

寂寞

(1) 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靜寂無聲

遺簡

(1).指散失的書籍。 唐 王維 《京兆張公德政碑》:“其丞祕書也,闕文遺簡,多在大家,雖為子孫之藏,密有緘縢之固,公不憚權貴,或抵或誘,盡歸天閣。” 徐念慈 《余之小說觀》:“況舊刻之叢書,搜輯遺簡,合成一集,其大小長短,裝璜文飾,無一不相同。”

(2).指前代典籍。 唐 韋應物 《送褚校書歸舊山歌》:“ 漢 篋亡書已暗傳, 嵩丘 遺簡還能識。”

流傳

謠言、新聞或其他信息在人們中間的傳播

流傳後世

一則正在流傳的謠言

聲華

美好的名聲;聲譽

昔為京洛聲華客,今作江湖潦倒翁。—— 唐· 白居易《晏坐閒吟》

學業

(1) 學習的課業

(2) 學問

學業荒廢

高情

(1)

(2) 盛情

高情雅意

(3) 崇高的情意;深厚的情誼

特達

(1).原謂行聘時惟圭、璋能獨行通達,不加餘幣。後亦謂自達、自薦。《禮記·聘義》:“圭璋特達,德也。” 孔穎達 疏:“聘享之禮,有圭、璋、璧、琮。璧、琮則有束帛加之乃得達;圭、璋則不用束帛,故云特達。”《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咨,夫特達而相知者,千載之一遇也;招賢而處友者,眾士之常路也。” 呂向 註:“特,獨也。” 晉 郭璞 《遊仙》詩:“珪璋雖特達,明月難闇投。” 唐 丘光庭 《兼明書》卷四:“珪璋德重,可以獨行,故曰特達。”

(2).特出,突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此子珪璋特達,機警有鋒。” 唐 任華 《雜言寄杜拾遺》詩:“英才特達承天睠,公卿誰不相欽羨。”《舊唐書·李德裕傳》:“ 德裕 以器業自負,特達不羣。”

(3).至為明達;極其通達。《晉書·江統傳》:“殿下天授逸才,聰鑒特達。” 唐 白居易 《論考試進士事宜狀》:“儻陛下垂仁察之心,降特達之命,明示瑕病,以表無私。” 宋 蘇軾 《辯試館職策問札子》之二:“明智特達,洞照情偽。” 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三百年中,雖有一二聰明特達之人,要皆為吾教化所陶熔。”

(4).特殊知遇。 唐 劉商 《送廬州賈使君拜命》詩:“特達恩難報,升沉路易分。” 宋 羅燁 《酬翁談錄·崔木因妓得家室》:“昨日荷特達,使妾罰不及身,君之惠也。”《東周列國志》第六六回:“臣受主公特達之知,無以為報。” 清 唐孫華 《蒙恩召乾清宮西暖閣》詩:“狗監無媒逢特達, 兔園 有冊笑空虛。”

(5).騰達,顯達。《醒世恆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家寒窘迫,缺乏盤費,不能特達,以此流落窮途。”

勝日

(1).古代五行家謂金、木、土、水、火五行相剋之日為“勝日”。《史記·孝武本紀》:“乃作畫雲氣車,及各以勝日駕車辟惡鬼。” 裴駰 集解引《漢書音義》:“如火勝金,用丙與丁日,不用庚辛。”

(2).指親友相聚或風光美好的日子。《晉書·衛玠傳》:“及長,好言玄理……遇有勝日,親友時請一言,無不咨嗟,以為入微。” 金 劉仲尹 《秋日東齋》詩:“勝日一樽能笑客,更須官鼓候晨撾。” 明 周履靖 《錦箋記·閱錄》:“如今春光將暮,花事漸闌,趁此勝日好懷,且向園中一步。”

豆登

古代盛器,亦用作祭器。登似豆而較淺。語本《詩·大雅·生民》:“於豆於登。” 毛 傳:“木曰豆,瓦曰登。豆薦葅醢也,登盛大羹也。” 唐 韓愈 《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谽呀鉅壑頗黎盆,豆登五山瀛四罇。”《宋史·樂志七》:“豆登豐潔,薦德馨香。”《隨園詩話補遺》卷五引 清 錢枚 《題孟廟》詩:“七國知矜式,千秋肅豆登。”

充庖

供作食用。語出《禮記·王制》:“三為充君之庖。” 唐 劉禹錫 《代京兆韋尹進野豬狀》:“既堪充庖,輒敢上獻。”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十五:“ 曹植 《七啟》言食味芳蓮之巢龜, 張協 《七命》言食味丹穴之雛鷄,極盛饌,而二物似不宜充庖也。”

海鮮

供食用的新鮮的海生動物

洞簫

簫,因不用蠟蜜封底而得名

月下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詩:“白露月下團,秋風枝上鮮。” 前蜀 韋莊 《搗練篇》:“臨風縹緲疊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蓮賦》:“張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煙際。” 元 劉因 《採石圖》詩:“平生曾有 金陵 夢,似記扁舟月下歸。” 清 阮大鋮 《燕子箋·雙逅》:“閃得我月下星前,獨自孤單。”

(2).指月下老人。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月下傳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權作主婚。”參見“ 月下老人 ”。

樹立

建立

樹立遠大的理想

魚龍

(1).魚和龍。泛指鱗介水族。《周禮·地官·大司徒》“鱗物” 漢 鄭玄 註:“魚龍之屬。”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草木之遇陽春,魚龍之逢風雨。”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贄 《環陽樓晚眺得碁字》詩:“水底魚龍醒,花間鳥鵲飢。” 清 吳偉業 《黃河》詩:“白浪日崔嵬,魚龍亦壯哉。”

(2).指古代百戲雜耍中能變化為魚和龍的猞猁模型。亦為該項百戲雜耍名。《漢書·西域傳贊》:“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牴之戲以觀視之。” 顏師古 註:“魚龍者,為舍利之獸,先戲於庭極,畢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魚,跳躍潄水,作霧障日,畢,化成黃龍八丈,出水敖戲於庭,炫燿日光。” 唐 楊炯 《奉和上元酺宴應詔》:“百戲騁魚龍,千門壯宮殿。” 宋 蘇軾 《次韻答錢穆父作詩見及》:“魚龍絶伎來千里,斑白遺民數四朝。”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我還得經過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轎的鋪子,有白面無常鬼、藍面閻羅王、魚龍、轎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動物名。外形像魚,生於海洋。四肢槳狀,適於游泳。眼大。嘴長,牙齒尖銳,肉食。卵胎生。於侏羅紀最繁盛。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澤

薦進

(1).推薦引進。 漢 劉向 《列女傳·楚莊樊姬》:“ 樊姬 謙讓,靡有嫉妬,薦進美人,與己同處。” 唐 韓愈 《感二鳥賦》:“非有道德智謀承顧問贊教化者,乃反得蒙採擢薦進,光耀如此。” 宋 李綱 《與張相公第二十六書》:“薦進人材,調護將帥,措置邊防,均理財用。”

(2).進獻。 漢 劉向 《說苑·貴德》:“聖人之於天下也,譬猶一堂之上也,有一人不得其所者,則孝子不敢以其物薦進。”

拭目

擦亮眼睛。形容殷切期待或注視。《漢書·張敞傳》:“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傾耳,觀化聽風。” 顏師古 註:“言改易視聽,欲急聞見善政化也。”《南史·張融傳》:“出入朝廷,皆拭目驚觀之。” 宋 陸游 《上殿札子》:“天下傾耳拭目之時,所當戒者,惟嗜好而已。” 清 惲敬 《贈光祿大夫神道碑銘》:“羣公拭目,翩然南返。”

翩翩

(1) 運動自如、鳥飛輕疾的樣子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唐·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翩翩舞姿

(2) 舉止灑脫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兩騎來是誰。——唐· 白居易《賣炭翁》

(3) 形容風采、文辭的美好

元瑜書記翩翩。—— 三國魏· 曹丕《與吳質書》

詩詞推薦

  • 驛壁偶題

    陸游宋代〕去去投山驛,悠悠解橐裝。斜陽穿破廄,落葉滿空廊。舞簡村巫醉,塗朱野女妝。近行吾亦倦,假寢據胡床。
  • 偶作風候寫生二十四冊各題以詩·其二十四·楝花

    乾隆清代〕堂堂九十去堪憐,紫楝花開首夏天。廿四番風成底事,枝頭梅子大於錢。
  • 題鶴鳴山

    杜光庭唐代〕五氣雲龍下泰清,三天真客已功成。人間回首山川小,天上凌雲劍佩輕。花擁石壇何寂寞,草平轍跡自分明。鹿裘
    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原文_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的賞析_古詩文
  • 長相思

    王之道宋代〕天四垂。山四圍。山色天容入坐帷。清風吹我衣。湖水東,江水西。東去西來無盡期。不如君共伊。
    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原文_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的賞析_古詩文
  • 自平

    杜甫唐代〕自平宮中呂太一,收珠南海千餘日。近供生犀翡翠稀,復恐征戎干戈密。蠻溪豪族小動搖,世封刺史非時朝。蓬萊
    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原文_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的賞析_古詩文
  • 金剛隨機無盡頌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釋印肅宋代〕人天幸指迷,初機但受持。庵園無滴漏,天曉始方知。
    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原文_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的賞析_古詩文
  • 雜詠七言十首

    劉克莊宋代〕造物將如此老何,懸車以後稿猶多。晉劉伶醉戲為頌,楚接輿狂偶作歌。
    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原文_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的賞析_古詩文
  • 田家三首

    張耒宋代〕新見鵲銜庭樹枝,黃口出巢今已飛。粟留啄椹桑葉老,科斗出畦新稻齊。田家苦作候時節,汲汲未免寒與飢。去來
  • 子畏惠詩用韻酬之

    陳藻宋代〕老慵祗合在雞群,變化那能慕海鵾。壯歲親朋多死別,窮途造化與生存。欲尋衣食愁無路,卻被妻孥怨少恩。健筆
  • 感遇之廿八

    陳子昂唐代〕昔日章華宴。荊王樂荒淫。霓旌翠羽蓋。射兕雲夢林。朅來高唐觀。悵望雲陽岑。雄圖今何在。黃雀空哀吟。
  • 贈無咎八音歌

    黃庭堅宋代〕金馬避世客,談諧玩漢朝。石門抱關人,長往閉寂寥。絲蟲日夜織,勞苦則以食。竹生罹斧斤,高林乃其賊。匏樽
  • 李嶠唐代〕曹公迷楚澤,漢帝出平城。涿鹿妖氛靜,丹山霽色明。類煙飛稍重,方雨散還輕。倘入非熊兆,寧思玄豹情。
  • 京兆安汾叟赴辟臨洮幕府南舒李君自畫陽關圖

    張舜民宋代〕古人送行贈以言,李君送人兼以畫。自寫陽關萬里情,奉送安西從辟者。澄心古紙白如銀,筆墨輕清意蕭灑。短亭
  • 東王公哀十首·其九

    李江明代〕丹邱日月景長明,卻恨人間了此生。荀爽有言難再得,周莊何處動歌聲。失鸞鏡里秋風薄,舞蝶花前曉夢驚。果有
  • 龍隱岩

    張埏宋代〕洞口岩高著數椽,湫靈聽法護金仙。騰身一躍進天池後,雲霧於今尚滃然。
  • 贈龐安常先生

    張耒宋代〕德公本自隱襄陽,治病翻成客滿堂。懶把窮通求日者,試將多病問醫王。一丸五色寧無藥,兩部千金合有方。他日
  • 祈谷禮成述事

    乾隆清代〕年紀甲申昭木德,日臨辛酉吁金穰。惟欽稼穡民為本,敢懈躬親歲以常。一意屏營蒼璧薦,六英葉律紫煙翔。璘㻞
  • 【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 相思

    蘭楚芳〔元代〕丹楓葉上詩,白雁雲中字。黃昏多病身,黑海心間事。月影轉花枝,香篆裊金獅。翡翠衾寒處,鴛鴦夢覺時。嗟咨
    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原文_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的賞析_古詩文
  • 醉吟

    酒肆布衣唐代〕陽春時節天氣和,萬物芳盛人如何。素秋時節天地肅,榮秀叢林立衰促。有同人世當少年,壯心儀貌皆儼然。一旦
  • 題定慧院

    史聲宋代〕寺名定慧知何代,橋古碑橫不記年。古樹亂鴉啼晚照,故園新蝶舞春煙。十層寶塔化塵路,五色雲衢散上天。惟有
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原文_送丁太初溫州蒙古字學正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