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雨(五月廿一日)》
全文:
急風驅殢雲,倏忽天際馳。
剛憂望復孤,翻幸密雨隨。
始看迷遠山,旋覺濯庭枝。
沛然作盆傾,檐響明珠垂。
所惜時不久,才得二寸滋。
東西十里外,來往人之辭。
雲已十分沾,此事吁可奇。
昨自龍潭回,龍神果有知。
應無遠近分,豈其偏所私。
繄予德誠薄,示警固如斯。
而民其何辜,輒以災歉貽。
予向曾有言,譬之方伯司。
愆尤設自召,亦惟懲罰之。
詎因彼一人,罪民夫豈宜。
疾痛呼父毋,皇天尚鑒茲。
連朝固難冀,盈尺庶可期。
聞之田家言,秧苗遇旱時。
其根至黃泉,不雨猶可支。
雨不沾且足,助長翻成萎。
根或至中斷,神農難為醫。
展轉悟政理,屯膏我不為。
參考注釋
展轉
(1) 翻身貌。多形容臥不安席
(2) 經過許多人的手或經過許多環節的地方
展轉四明天台。——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政理
政治
內修政理。——《三國志·諸葛亮傳》
屯膏
《易·屯》:“九五,屯其膏。” 程頤 傳:“唯其施為有所不行,德澤有所不下,是屯其膏,人君之屯也。”屯,吝嗇;膏,恩澤。後因以“屯膏”謂恩澤不施於下。 唐 獨孤及 《為楊右相祭西嶽文》:“畜極不雨,屯膏未光。” 宋 王禹偁 《賜天下酺五日詔》:“禁之或慢,則糜穀滋多;賜之不行,則屯膏是嘆。”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一一:“盛世屯膏尚如此,況前代加賦派餉之日乎!”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乾隆名句,雨(五月廿一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