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勝門外·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德勝門外·其一原文

綠柳陰中界道寬,西山新翠疊雲巒。

頻年警蹕經過處,一雨郊衢頓改觀。

詩詞問答

問:德勝門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德勝門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德勝門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寒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四

參考注釋

柳陰

亦作“ 柳蔭 ”。1.柳下的陰影。詩文中多以柳陰為遊憩佳處。 北周 庾信 《忝在司水看治渭橋》詩:“平隄石岸直,高堰柳陰長。” 唐 康駢 《劇談錄·曲江》:“入夏則菰蒲蔥翠,柳陰四合,碧波紅蕖,湛然可愛。” 宋 蘇軾 《三月二十日開園》詩之二:“西園牡籥夜沉沉,尚有遊人臥柳陰。”《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令 青萍 拂去了身上塵土,將馬繫在柳陰中。” 老舍 《老張的哲學》第八:“這個訊息成了鎮上人們晚飯後柳蔭下的夕陽會聚談的資料。”

(2).指枝葉茂密的柳林。《 * 詞話》第二七回:“柳陰中忽噪新蟬,見流螢飛來庭院。” 許傑 《慘霧》上:“柳蔭裡面喊出了一班人馬。”

中界

(1).交界處。 明 楊循吉 《蘇談·韓公有度量》:“ 梧州 ,兩 廣 中界也。”

(2).指人間。與上界(仙境)、下界(陰間)相對。《四遊記·祖師入天宮收華光》:“乞我主寬恩,容 華光 去中界,助收黑氣,若有功之日,將功折罪。”《說岳全傳》第八十回:“臣查得中界 道君皇帝 元日郊天,誤寫表文。”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六篇:“ 玄天上帝 以水服之,使走人間,托生 蕭氏 ,是為 華光 ,仍有神通,與神魔戰,中界亦鼎沸。”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隨》:“王用享於西山。”引申為日入處。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選·李密<陳情事表>》:“但以 劉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揚雄 《反騷》:“臨 汨羅 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陽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濟縣 南。相傳 伯夷 、 叔齊 隱居於此。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八:“是以吞縱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節。”參見“ 西山餓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縣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閣序》:“畫棟朝飛 南浦 雲,珠簾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為 岷山 主峰。也稱 雪嶺 。 唐 李白 《思邊》詩:“今歲何時妾憶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雲。” 唐 杜甫 《野望》詩:“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萬里橋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總稱。南起 拒馬山 ,西北接 軍都山 。有 百花山 、 靈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盧師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為京郊名勝地。

(6).山名。在 雲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稱 睡佛山 。有 華亭寺 、 太華寺 、 三清閣 、 龍門 諸勝和 聶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風景優美,有“睡美人”之稱。

(7).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稱 包山 ,為 太湖 中最大島嶼。有 縹緲峰 、 銷夏灣 、 林屋洞 諸名勝。

新翠

猶新綠。 唐 宋之問 《龍門應制》詩:“河堤柳新翠,苑樹花先發。”

頻年

連續幾年

頻年災旱

警蹕

古代帝王出入時,於所經路途侍衛警戒,清道止行,謂之“警蹕”。《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厲王 以此歸國益驕恣,不用 漢 法,出入稱警蹕,稱制,自為法令,擬於天子。”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警蹕,所以戒行徒也。 周 禮蹕而不警。 秦 制出警入蹕,謂出軍者皆警戒,入國者皆蹕止也,故云出警入蹕也。至 漢 朝 梁孝王 ,王出稱警,入稱蹕,降天子一等焉。一曰,蹕,路也,謂行者皆警於塗路也。” 清 黃遵憲 《不忍池晚游詩》:“前呼後擁蕭蕭馬,猶記將軍警蹕聲。”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他同戎政大臣商定,從京營中挑選三千精兵,從後天黎明時起沿途‘警蹕’。”

經過

(1) 通過

到現在大約經過六、七人之手

(2) 經歷的過程

事情的全部經過

(3) 從某處過

這汽車經過北海公園嗎?

一雨

(1).一場雨。 漢 桓寬 《鹽鐵論·水旱》:“當此之時,雨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唐 白居易 《答四皓廟》詩:“如彼旱天雲,一雨百穀滋。” 宋 蘇軾 《喜雨亭記》:“一雨三日,繄誰之力!” 許傑 《枉生女士》:“所謂‘終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這種時候而言的。”

(2).佛經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說一味之法,眾生隨機緣而有差別,如草木之於雨。《金剛三昧經·序品》:“猶如一雨潤,眾草皆悉榮,隨其性各異。” 唐 皎然 《聽素法師講法華經》詩:“應機如一雨,誰不滌心塵。”

郊衢

城外的大道。《列子·湯問》:“ 薛譚 學謳於 秦青 ,未窮 青 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 秦青 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謝混<遊覽>》:“薄言遵郊衢,揔轡出臺省。”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黃粱》:“偶出郊衢,醉人適觸鹵簿,即遣人縛付京尹,立斃杖下。”

改觀

(1) 原樣子換成新面目

昔日荒山已大為改觀

這裡是大自然的最單調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動,就完全改觀。——茅盾《風景談》

(2) 改變本來的看法、觀感

(帝)顧謂諸王曰:“此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觀。——《後漢書·黃香傳》

詩詞推薦

德勝門外·其一原文_德勝門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