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新春遊萬壽山報恩延壽寺諸景即事雜詠·其五》
全文:
肖翹蠕動柳生稊,脈潤土膏欲作泥。
卻繾吾民於耜者,趁時布種可能齊。
參考注釋
趁時
亦作“趂時”。1.及時。 宋 陳造 《田家謠》:“飯熟何曾趂時喫,辛苦僅得蠶事畢。”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和趙景明知縣韻》詞:“君要花滿縣,桃李趁時栽。” 明 沉榜 《宛署雜記·宣諭》:“三月,説與百姓每:趁時耕種,不要懶惰農業。”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下十四:“家務事沒人料理,孩子沒人打收管,豬和雞餵得不趁時。”
(2).乘便,利用有利時機。 元 無名氏 《小孫屠》戲文第三出:“對此三春好景,就西郊這 麗春園 內沽賣香醪。一來趁時翫賞;二來恐遇得個情人,亦是天假其便。” 徐興業 《金甌缺》第二部第十五章:“他不是熬資格、磨歲月,按照年資輩分,穩步升到首輔地位的典型的首相,而是那種趁時邀利,平步登天的暴發戶式的首相。”
布種
撒籽栽種。《淮南子·原道訓》“ 神農 之播穀也,因苗以為教” 漢 高誘 註:“布種百穀,因苗之生而長育之,以為後世之常教也。”
播撒種子。《北史·蘇綽傳》:“布種既訖,嘉苗須理。” 清 章學誠 《與喬遷安明府論初學課業三簡》之一:“然此閒已聞霑足之後,若再不休,未免有礙布種。”
播種。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道民種茴香》:“遂下道院,取可以佈種者,得茴香一掬,命道民種於艮岳之趾。” 鄭觀應 《盛世危言·農功》:“﹝金城稻﹞色紅性硬,最為耐旱,四月佈種,七月即收。”
可能
可能性
不相信有發生慘劇的可能
乾隆名句,新春遊萬壽山報恩延壽寺諸景即事雜詠·其五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