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山常住體,樂水太初聲

乾隆暮春靜明園雜詠·其一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暮春靜明園雜詠·其一》

全文:
風物欣和暢,林泉果靜明。
觀山常住體,樂水太初聲
飛躍天機適,琴書道趣生。
西岩聊縱目,綠野事深耕。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常住

(1).佛教語。永存。《法華經》卷一:“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蘇跋陀羅窣堵波》:“勿謂如來畢竟寂滅,法身常住。”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孔子說與楞嚴經合》:“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

(2).法無生滅變遷稱作常住。 南朝 梁 沉約 《謝齊竟陵王示華嚴瓔珞啟》:“法身與金剛齊固,常住與至理俱存。”《南齊書·顧歡傳》:“此非所歸,歸在常住。”

(3).僧、道稱寺舍、田地、什物等為常住物,簡稱常住。《雲笈七籤》卷一二二:“道士用常住物如子孫用父母物耳,何罪之有?” 唐 馮翊 《桂苑叢談·太尉朱崖辯獄》:“太尉 朱崖 出鎮 浙 右,有 甘露 知主事者訴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隱用。”《水滸傳》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個雲遊和尚引著一個道人來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沒的都毀壞了。” 清 錢謙益 《揚州石塔寺復雷塘田記》:“近寺有雷塘田一千二百五十五畝,寺僧開墾作常住田。”

(4).道觀中的主事者。《雲笈七籤》卷一二二:“尊師令其家各備香油為之焚香……常住亦為辦齋食供養。”

樂水

《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後因以指智者。 唐 白居易 《得耆老稱甲多智縣司舉以理人或雲多智賊也未知合用否判》:“識若限於挈缾,或當害物;道能弘於樂水,何爽理人?”

太初

亦作“ 大初 ”。1.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氣。《列子·天瑞》:“太初者,氣之始也。” 三國 魏 曹植 《魏德論》:“在昔太初,玄黃混並,渾沌鴻濛,兆朕未形。”《雲笈七籤》卷二:“太初之時, 老君 從虛空而下,為太初之師。”

(2).指太古時期。 唐 吳筠 《高士詠》序:“太初渺邈,難得而詳。” 宋 鄭樵 《通志·總序》:“惟 梁武帝 為此慨然,乃命 吳均 作通史,上自太初,下終 齊 室。”

(3).道家指道的本源。《莊子·知北游》:“以無內待問窮,若是者,外不觀乎宇宙,內不知乎大初。” 成玄英 疏:“大初,道本也。”

乾隆名句,暮春靜明園雜詠·其一名句

詩詞推薦

  • 三峽橋

    高翥宋代〕倦遊華發冷蕭騷,長夏來登三峽橋。山吐濕云何日盡,溪流凍雪幾時消。陸公泉在猶堪汲,五老峰高不易招。客子
    觀山常住體,樂水太初聲 詩詞名句
  • 次韻葉舍人·其二

    李正民宋代〕艱難險阻寄餘生,重奏塤篪耳屢傾。靜對竹陰談近事,頻看山色驗初晴。老來漸覺憂婚嫁,祿厚寧無恥聖明。稍喜
  • 偈二首

    釋道樞宋代〕仙人張果老,騎驢穿市過。但聞歸撥刺,誰知是紙做。
    觀山常住體,樂水太初聲 詩詞名句
  • 寄題蒲氏清風閣

    范祖禹宋代〕閬山錦屏秀,閬水碧玉寒。高閣俯城邑,飛甍出雲端。惟昔隱君子,卜築茲考槃。圖書侔藏室,一一手自刊。山園
  • 雪中聽箏

    楊巨源唐代〕玉柱泠泠對寒雪,清商怨徵聲何切。誰憐楚客向隅時,一片愁心與弦絕。
    觀山常住體,樂水太初聲 詩詞名句
  • 賦虞書歌

    賈躭唐代〕眾書之中虞書巧,體法自然歸大道。不同懷素只攻顛,豈類張芝惟創草。形勢素,筋骨老,父子君臣相揖抱。孤青
  • 題熨襁圖

    祖銘元代〕練光帖帖雪光開,倩得鄰姑熨未裁。郎在征途兒在眼,十分寒向意中來。
  • 曉行望雲山

    楊萬里宋代〕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觀山常住體,樂水太初聲 詩詞名句
  • 鏈丹井

    釋智圓宋代〕仙去遺蹤在,泠泠翠岳邊。泠光涵碧甃,暗脈洩寒泉。月映冰壺淺,秋澄古鑒圓。羽人居止近,閒汲灌芝田。
  • 題正凝堂

    乾隆清代〕選勝為堂合有額,循名責實數年仍。林無籟處觀山正,池不波時對水凝。游目去私庶克當,悅心於理乃相應。七言
觀山常住體,樂水太初聲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