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知直道在千古,非以其書究以人

乾隆題褚摹蘭亭卷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褚摹蘭亭卷》

全文:
登善當時司檢校,韓馮摹本反無真。
因知直道在千古,非以其書究以人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開築,北起 九原 (今 內蒙古 包頭市 西北),南至 雲陽 (今 陝西 淳化 西北),是聯結 關中 平原與 河套 地區的主要通道。《史記·蒙恬列傳論》:“吾適北邊,自 直道 歸,行觀 蒙恬 所為 秦 築 長城 亭障,塹山堙谷,通 直道 ,固輕百姓力矣。”《新民晚報》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來是一條專供軍隊大規模進攻的寬闊大道……全長一千四百里。由於是‘直道’,因此遇山開山,遇溝填溝,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張衡傳》:“帝上 太行 ,開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書·太祖紀》:“車駕將北還,發卒萬人治直道。”

(3).猶正道。指確當的道理、準則。《禮記·雜記》:“其餘則直道而行之是也。”《韓非子·三守》:“然則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見,而忠直日疏。” 唐 呂岩 《促拍滿路花》詞:“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難。”《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嘆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終不可行!’”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

千古

(1) 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周**

千古奇聞

(3)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乾隆名句,題褚摹蘭亭卷名句

詩詞推薦

  • 環詠亭

    乾隆清代〕四面迴廊環古屋,題詩嵌壁滿其間。不須品第詠而去,否恐虛今番往還。
  • 分得朝野多歡娛

    楊億宋代〕臯壞驚秋氣,倉箱有歲儲。梁園從臣頌,謝墅富人車。休沐新頒詔,珍符不絕書。天心游蠖濩,民樂在華胥。擊壤
  • 元夕燈詞·其八

    乾隆清代〕人人都喜此宵晴,月放光華燈放明。我獨心殷盈尺雪,東郊將逮舉新耕。
  • 浣溪沙

    晏殊宋代〕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因知直道在千古,非以其書究以人 詩詞名句
  • 喜程道大至約諸友二首

    方回宋代〕攢眉抱膝一衰翁,豈為區區口腹窮。早向前朝閱諸老,曾微晚輩紹遺風。草堂詩到夔州後,竹馬年思大曆中。略共
  • 臨江曉行

    真山民宋代〕茅舍亂雞聲,疏林淡見星。霜輕留草綠,霧暗失山青。蹤跡去來燕,交遊聚散萍。浮生原是客,不必恨飄零。
    因知直道在千古,非以其書究以人 詩詞名句
  • 東川節度歌

    程公許宋代〕東川節度兵馬雄,我嘗聞這浣溪翁。五百年間人事紛變滅,惟有青山袞袞今古同。春官侍郎李太史,沃絲昔日來觀
  • 晚春即事

    柴隨亨宋代〕又風東風吹路塵,傷心紅紫易因循。杜鵑啼歇三更雨,燕子銜歸一半春。近水夕陽憑遠樹,東家飛絮落西隣。小舟
  • 贈主人

    孟郊唐代〕斗水瀉大海,不如瀉枯池。分明賢達交,豈顧豪華兒。海有不足流,豪有不足資。枯鱗易為水,貧士易為施。幸睹
  • 與苗員外山行

    李端唐代〕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若待青山盡,應逢白髮生。誰知到蘭若,流落一書名。
    因知直道在千古,非以其書究以人 詩詞名句
因知直道在千古,非以其書究以人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