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洪芻的《學韓退之體賦蝦蟆一篇》
全文:
吾廬逼沮洳,蛙蛤宗生之。
委委見蝌蚪,閣閣已在茲。
夜聲一何喧,達旦乃寖微。
月令紀螻蟈,語默亦有時。
豈伊不平鳴,沓沓竟何為。
那復當鼓吹,安能問官私。
吾聞昆崙下,厥大數十圍。
蟾蜍窟望舒,色勝金裊蹄。
痴騃反食月,吞吐誰能知。
坎井我自足,跳梁而持頤。
鱉笑色無慍,鶉化理莫推。
疥體不自惜,或以調鹽醯。
柳州味南烹,下箸甘若飴。
在昔薦宗廟,乃與羔兔齊。
擅減幾被坐,巨細不可遺。
莫以腥臊棄,終將瑚璉期。
參考注釋
無慍
不氣憤;不怨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殷覬 ﹞意色蕭然,遠同 鬭生 之無慍。” 南朝 梁 何遜 《哭吳興柳惲》詩:“遠識內無慍,深衷外有規。” 宋 劉克莊 《題小室》詩之一:“ 士師 何止三無慍, 中散 居然七不堪。”
化理
(1).教化治理。 唐 柳宗元 《河間劉氏志文》:“克生良子,用揚懿美,有其文武,弘我化理。” 宋 歐陽修 《賈誼不至公卿論》:“ 文帝 卒能拱默化理,推行恭儉,緩除刑罰,善養臣下者, 誼 之所言略施行矣。” 明 張居正 《贈袁太守入覲奏績序》:“嗟乎!荒陬陋區,幸得藉公化理,民不敢為蠹,士不敢為蠍。”《清史稿·世祖紀二》:“化理未奏,則罪在朕躬。”
(2).佛家指事物變化之理。《楞嚴經》卷十:“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
洪芻名句,學韓退之體賦蝦蟆一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