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賦得石韞玉(得真字五言八韻庶吉士散館題)》
全文:
外英由內韞,為學貴乎純。
賦以石藏美,怪其言未臻。
蓋宗韓子璞,徒費陸家唇。
明證和闐質,夥觀歲貢真。
山輝尚微欠,水潤乃稱珍。
那有包而隱,常勞剖以頻。
喻文此誠獨,修德更須醇。
曾著卞和說,仍斯五字申。
參考注釋
卞和
春秋 楚 人。相傳他得玉璞,先後獻給 楚厲王 和 楚武王 ,都被認為欺詐,受刑砍去雙腳。 楚文王 即位,他抱璞哭於 荊山 下, 文王 使人琢璞,得寶玉,名為“和氏璧”。《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昔 卞和 獻寶, 楚王 刖之。” 唐 李白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魚目笑之 卞和 恥。”參閱《韓非子·和氏》、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五》。
五字
(1).五個字。多指詩文中五字句。《漢書·藝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南史·陸厥傳》:“ 約 等文皆用宮商……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內,角徵不同。”
(2). 晉 郭頒 《魏晉世語》:“ 司馬景王 命中書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經時竭思不能改,心有憂色…… 會 ( 鍾會 )取草視,為定五字。 松 悅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當爾耶?’ 松 曰:‘ 鍾會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後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沉佺期 《同韋舍人早朝》詩:“一經傳舊德,五字擢英材。”
(3).泛指表章。 唐 常袞 《謝除知制誥表》:“得以文墨侍於軒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
(4).指五言詩。 五代 齊己 《秋夕書懷》詩:“平生樂道心常切,五字逢人價合高。” 金 元好問 《論詩》詩之二九:“池塘春草 謝 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奪天工。”
乾隆名句,賦得石韞玉(得真字五言八韻庶吉士散館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