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送李武曾之鳳陽郡幕》
全文:
年來岩谷競春姿,誰遣青松獨後時。
七月僧廬常避客,八公山色又臨岐。
故人惆悵題襟集,好句玲瓏散水詞。
此地正連清潁尾,西州應有淚如絲。
參考注釋
七月
《詩·豳風》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農奴終年辛勞而不得溫飽的苦況。全詩八章八十八句,為《國風》中第一長篇。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無衣無褐,必盈《七月》之嘆。” 宋 梅堯臣 《依韻吳沖卿秋蟲》:“今者《秋蟲》篇,不異《七月》章。” 清 王鳴盛 《蛾術編·詩序》:“蓋,《詩》有詠古而意在傷時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類是也。”
僧廬
僧寺,僧舍。 宋 朱熹 《奉陪判院丈充父平父兄宿回向用知郡丈壁間舊題之韻》:“暮雨停驂處,僧廬古道邊。” 元 鄧文原 《三月晦游道場山宿清公房與成文同行》詩:“涼立松風觀石溜,晚尋樵徑扣僧廬。”
八公山
(1).在 安徽省 淮南市 西。相傳 漢 淮南王 劉安 曾與八公登此山,故名。 東晉 太元 八年(公元383年) 淝水 之戰, 謝玄 大敗 前秦 苻堅 兵, 堅 登 壽陽城 ,望 八公山 上草木,以為皆 晉 兵,即此。參閱《資治通鑑·晉孝武帝太元八年》。
(2).在 安徽省 和縣 北。相傳有八位仙人下棋飲酒於此,故名。 宋 開禧 間更名 殺狐岡 。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十一·和州》。
臨岐
亦作“ 臨歧 ”。本為面臨歧路,後亦用為贈別之辭。《文選·鮑照<舞鶴賦>》:“指會規翔,臨岐矩步。” 李善 註:“岐,岐路也。” 唐 杜甫 《送李校書》詩:“臨岐意頗切,對酒不能喫。” 宋 范成大 《譚德稱楊商卿父子送余作詩以別》:“臨岐心曲兩茫然,但祝頻書無別語。”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三折:“自執手臨岐,空留下這場憔悴,想人生最苦別離。” 清 顧炎武 《酬李處士因篤》詩:“泚筆作長歌,臨歧為余貺。” 郁達夫 《別掌書某君》詩:“這我新詩錦不如,臨歧叩馬請回車。”
王士禎名句,送李武曾之鳳陽郡幕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