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送誼叟歸北山》
全文:
南台山淺北山深,深處開軒更茂林。
作夏懸知成契闊,扁舟乘興一相尋。
燈青竹屋風雨夕,溪繞石門鄉井心。
投老都忘身是客,坐中談笑盡吳音。
參考注釋
懸知
料想;預知。 北周 庾信 《和趙王看伎》:“懸知曲不誤,無事畏 周郎 。”《太平廣記》卷七一引《玄門靈妙記》:“法之效驗,未敢懸知。” 宋 秦觀 《和東坡紅鞋帶》:“懸知百年事已定,卻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吳承恩 《移竹寺中得詩》之四:“懸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契闊
久別的情懷
死生契闊。——《詩·邶風·擊鼓》
行路倉卒,非陳契闊之所。——《後漢書·范冉傳》
扁舟乘興
晉 王徽之 居 山陰 ,雪夜念及好友 戴逵 ,即乘小船去 剡溪 訪之。經宿方至,至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 王 曰:“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 戴 ?”事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後因以“扁舟乘興”為訪友的典故。 明 高啟 《題朱氏梅雪軒》詩:“雪晴花發須相記,我亦扁舟乘興來。”參見“ 訪戴 ”。
相尋
(1).相繼;接連不斷。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詩之一:“誰謂人道廣,憂慨自相尋。”《北史·源賀傳》:“ 陳 將 吳明徹 寇 淮 南, 歷陽 、 瓜步 相尋失守。”《花月痕》第四六回:“覆轍相尋,曾不知戒,內閣耳目猶人有先機議處,以肅戎行者乎?”
(2).尋訪;找尋。 唐 韋瓘 《周秦行紀》:“今夜風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尋,況又遇嘉賓,不可不成一會。” 宋 朱熹 《麗澤堂》詩:“感君懷我意,千里夢相尋。”《水滸傳》第十九回:“到得那裡,相尋著 吳用 、 劉唐 船隻,合做一處。”
釋德洪名句,送誼叟歸北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