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正月廿九日作》
全文:
六街早罷踏燈歌,宿潤含韶鼓太和。
今歲較於前歲幸,三分已復一分過。
不無對景頻愀爾,試問流陰竟若何。
結習也思漸蠲卻,春來依舊事吟喔。
參考注釋
六街
(1). 唐 京都 長安 的六條中心大街。 北宋 汴京 也有六街。《資治通鑑·唐睿宗景雲元年》:“中書舍人 韋元 徼巡六街。” 胡三省 註:“ 長安 城中左、右六街,金吾街使主之;左、右金吾將軍掌晝夜巡警之法,以執御非違。” 唐 司空圖 《省試》詩:“閒繫 長安 千匹馬,今朝似減六街塵。” 北宋 汴京 也有六街。《宋史·魏丕傳》:“初,六街巡警皆用禁卒,至是,詔左右街各募卒千人,優以廩給,使傳呼備盜。” 宋 梅堯臣 《醉中留別永叔子履》詩:“六街禁夜猶未去,童僕竊訝吾儕痴。”
(2).泛指京都的大街和鬧市。 前蜀 韋莊 《秋霽晚景》詩:“秋霽禁城晚,六街煙雨殘。”《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城池廣闊,六街內士女駢闐;井邑繁華,九陌上輪蹄來往。” 清 徐發 《早春》詩:“新月如鉤掛碧空,六街游眺興無窮。”
踏燈
亦作“蹋燈”。元宵節上燈市看燈。 清 諸重光 《上元前夕寶幢鑒南過飲》詩:“客為踏燈成不速,門非覓句亦常關。” 清 毛奇齡 《西湖蹋燈詞》序:“乃作《西湖蹋燈詞》六十首,傳於人間,豈亦京師蹋燈之意乎?”
潤含
滋潤涵養。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鮑丘水》:“凡所潤含,四五百里,所灌田萬有餘頃。”
太和
見“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間沖和之氣。《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漢書·敘傳上》:“沐浴玄德,稟卬太和。”《文選》作“太龢”。 唐 元稹 《競渡》詩:“數極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積為豐登之慶。”
(2).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餘干東齋》詩:“藜杖全吾道,榴花養太和。” 宋 司馬光 《論燕飲狀》:“伏望陛下當此之際,悉罷燕飲,安神養氣……無益奉養者,皆不宜數御以傷大和。” 宋 陸游 《蓬戶》詩:“白頭萬事都經遍,莫為悲傷損太和。”
(3).謂太平。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吾子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華委世。” 李善 註:“太和,謂太平也。”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思與海內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興。”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昔聞有 明 全盛日,長養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惲敬 《答陳雲渠書》:“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樂矣。”
(5). 魏 鼓吹曲名。《晉書·樂志下》:“改《上邪》為《太和》,言 明帝 繼體承統, 太和 改元,德澤流布也。”
(6).雅樂名。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雅樂部》:“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金史·樂志上》:“乃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太和’。”
乾隆名句,正月廿九日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