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十二首·其十·叔孫通

作者:李昱 朝代:元代

詠史十二首·其十·叔孫通原文

太常近侍龍頭日,博士初離虎口時。

尚改短衣從楚制,能逃古禮雜秦儀。

兩生不往誰為鄙,三代相因豈在為。

賴有忠言爭易嗣,汗青傳載似期期。

詩詞問答

問:詠史十二首·其十·叔孫通的作者是誰?答:李昱
問:詠史十二首·其十·叔孫通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詠史十二首·其十·叔孫通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太常

官名,掌禮樂郊廟社稷事宜

獻之太常。——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近侍

(1).謂對帝王親近侍奉。《漢書·王嘉傳》:“賊亂之臣,近侍帷幄。”《周書·申徽傳》:“近侍之官,分散者眾, 徽 獨不離左右。”

(2).指親近帝王的侍從之人。《後漢書·梁冀傳》:“宮衛近侍,並所親樹,禁省起居,纖微必知。”《新唐書·百官志一》:“獻可替否,拾遺補闕,為近侍之最。”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 陳元禮 、 高力士 等皆流徙遠方,左右近侍,悉另易人。”

龍頭

(1) 江湖上稱幫會的頭領

(2) 管道上放出液體的活門

(3) 腳踏車的車把

(4) 土石流又叫龍扒。它的前端習慣上叫龍頭

博士

(1) 古代學官名。六國時有博士,秦因之。唐有太學博士、算學博士等,皆教授官。明清仍之,稍有不同

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博通古今的人

(3) 學位名。學位的最高一級

文學博士

醫學博士

(4) 古代對茶坊夥計、手工藝者的尊稱,猶後世稱人為師傅

茶博士

酒博士

虎口

(1) 比喻十分危險的處所

才出狼窩,又入虎口

(2) 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聯結部分

短衣

指帶短下擺或短後擺的緊身上衣

楚制

亦作“ 楚制 ”。1. 楚 服的形制。衣較短。《漢書·叔孫通傳》:“ 通 儒服, 漢王 憎之。乃變其服,服短衣, 楚 製, 漢王 喜。” 顏師古 註:“製,謂裁衣之形製。”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紵舞歌辭》之一:“ 吳 刀 楚 制為佩褘,纖羅霧縠垂羽衣。”《戰國策·秦策五》“ 不韋 使 楚 服而見” 宋 鮑彪 註:“以王后 楚 人,故服 楚 製以説之。”

(2).專指武士之服。 唐 白行簡 《垂衣治天下賦》:“ 楚 製者分閫而守封,縫掖者坐帷而論古。”

見“ 楚製 ”。

古禮

古時的禮制。《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禮者,因時世人情為之節文者也。故 夏 、 殷 、 周 之禮所因損益可知者,謂不相復也。臣願頗采古禮與 秦 儀雜就之。” 明 張居正 《陳六書疏》:“臣考之古禮及我祖宗故事,俱有大閲之禮。”《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我聞古禮‘殮而成服,既葬而除’。”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一切事保持一種淳樸習慣,遵從古禮。”

秦儀

戰國 縱橫家 蘇秦 和 張儀 的並稱。《拾遺記·秦始皇》附 南朝 梁 蕭綺 錄:“今觀 子年 之記, 蘇 張 二人,異辭同跡,或以字音相類,或以土俗為殊,驗諸《墳》《史》,豈惟 秦 儀 之見異者哉!” 唐 李涉 《題清溪鬼谷先生舊居》詩:“常聞先生教,指示 秦 儀 路。” 宋 蘇軾 《寄題清溪寺》詩:“ 秦 儀 固新學,見利不知患。” 元 耶律楚材 《和孟駕之韻》:“文章高出 蘇 黃 輩,英雄不效 秦 儀 志。”

兩生

漢 初, 叔孫通 為 劉邦 定朝儀,使征 魯 地諸生三十餘人,有兩生不肯行,謂 叔孫通 所為不合於古。 叔孫通 笑其為真鄙儒,不知時變。後以“兩生”喻指熟諳禮樂典籍而不知權變的人。 元 歐陽玄 《靜修先生畫象贊》:“於 裕皇 之仁,而見不可留之四皓;以 世祖 之略,而遇不能致之兩生。”參閱《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三代

指中國古代夏、商、周三個朝代

相因

(1).相襲;相承。《史記·酷吏列傳》:“二千石繫者新故相因,不減百餘人。”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二:“國初宰相權重,臺諫侍從,莫敢議己,至 韓琦 、 范仲淹 始空賢者而爭之,天下議論,相因而起。”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讀史》:“惟八書十志, 遷 固 相因,作者沿波,遞相撰述。”

(2).相關;相互依託。 唐 元稹 《鶯鶯傳》:“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處。” 宋 曾鞏 《洪範傳》:“﹝貌、言、視、聽、思﹞五者,思所以為主於內,而用四事為外者也;至於四者,則皆自為用而不相因。”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景出想像,情在體貼,能以興為衡,以思為權,情景相因,自不失重輕也。” 清 曹寅 《柳村畫荷花長幅戲題》詩之二:“花花相似葉相因,數葉排花便失真。”

(3).價錢便宜。《古今小說·陳御史巧勘金釵鈿》:“ 梁尚賓 聽説,心中不忿,又見價錢相因,有些出息,放他不下。”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四章:“牛肉是頂養人的,價錢又比豬肉相因,為啥不吃?”

忠言

忠直之話

進盡忠言。——諸葛亮《出師表》

忠言逆耳。——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汗青

(1) 古代在竹簡上書寫,先以火烤竹去濕,再颳去竹青部分,以便於書寫和防蛀,稱為汗青,因此後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

(2) 借指史冊

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傳載

記載流傳。 唐 韓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胡良公墓神道碑》:“年幾八十,堅悍不衰,事可傳載,可謂成德。” 宋 葉適 《忠翊郎武學博士蔡君墓志銘》:“會約和堅定,無他警急,所謂疆圉大事,不過專對宴賄之間,故君之可傳載者止於如此。”

期期

(1).口吃結巴貌。《史記·張丞相列傳》:“ 昌 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張守節 正義:“ 昌 以口吃,每語故重言期期也。” 明 劉元卿 《賢奕編·應諧》:“其妹期期曰:‘姊而裳火矣’。姊目攝妹亦期期言曰:‘父屬汝勿言,胡又言耶!’”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章佖》:“ 章 再三期期之,猶訛兩字。” 王西彥 《古屋》第五部七:“好像受了猝不及防的一擊, 孫宏蔭 一怔,期期地半晌說不出話。”

(2).真摯懇切貌。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一》:“ 桂舟公 古學古貌,與世少可,居常以寑陋期期自恨。” 清 姚鼐 《懷朱竹君》詩:“世態期期求復古,酒杯浩浩欲登仙。”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關於<粗人>》:“ 陳先生 又改為‘粗疏的美人’,則期期以為不通之至,因為這位太太是並不‘粗疏’的。” 廖承志 《致蔣經國先生信》:“惟弟一再聲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余期期以為不可。”

詩詞推薦

詠史十二首·其十·叔孫通原文_詠史十二首·其十·叔孫通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