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三教越禪機,語默同風和者希

釋印肅與廖維高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印肅的《與廖維高》

全文:
精通三教越禪機,語默同風和者希
匝地周天居土眼,元來只在一毫釐。

釋印肅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釋印肅精通三教越禪機,語默同風和者希書法作品欣賞
精通三教越禪機,語默同風和者希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精通

透徹理解並能熟練掌握

精通財政

三教

(1). 漢 儒謂 夏 尚忠, 殷 尚敬, 周 尚文,稱為“三教”。 漢 班固 《白*虎通·三教》:“王者設三教者何…… 夏 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 殷 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 周 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

(2).指儒家的施教內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藝、合稱“三德”。 漢 徐幹 《中論·治學》:“先王立教官,掌教國子。教以六德,曰智、仁、聖、義、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藝,曰禮、樂、射、御、書、數。三教備,而人道畢矣。”

(3).佛教傳入我國後,稱儒、道、釋為“三教”。《北史·周本紀下》:“十二月癸巳,集羣官及沙門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釋三教先後。以儒教為先,道教次之,佛教為後。” 唐 牛肅 《牛應貞》:“學窮三教,博涉多能。” 明 陶宗儀 《輟耕錄·三教》:“上問曰:‘三教何者為貴?’對曰:‘釋如黃金,道如白璧,儒如五穀。’上曰:‘若然,則儒賤邪?’對曰:‘黃金白璧,無亦何妨;五穀於世,豈可一日闕哉!’” 魯迅 《華蓋集·補白二》:“佛教初來時便大受排斥,一到理學先生談禪,和尚做詩的時候,‘三教同源’的機運就成熟了。”

禪機

佛家禪宗所傳播的機要秘訣

聽曲文寶玉悟禪機。——《紅樓夢》

語默

(1).亦作“ 語嘿 ”。謂說話或沉默。語本《易·繫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 南朝 陳 張正見 《白頭吟》:“語默妍媸際,浮沉毀譽中。” 唐 白居易 《唐故撫州景雲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銘》:“自生至滅,隨跡示教,行止語嘿,無非佛事。” 秦牧 《藝海拾貝·<哲人·小孩>》:“有一些優秀的作品,你在閱讀的時候,覺得那個作家仿佛就在眼前,他的思想感情,他的動靜語默,他的聲音笑貌,仿佛可以觸摸似的。”

(2).喻指出仕或隱居。 晉 陶潛 《命子》詩:“時有語默,運因隆窊。” 逯欽立 註:“語默,出處。”《南史·張裕傳》:“是以披聞見,掃心胸,述平生,論語默。” 唐 陳子昂 《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詩:“而我獨蹭蹬,語默道猶懵。”

同風

(1).格調、風格相同。 漢 班固 《兩都賦序》:“而後大 漢 之文章,炳焉與三代同風。”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以 孔璋 之才,不閒於辭賦,而多自謂能與 司馬長卿 同風。” 唐 劉知幾 《史通·鑑識》:“然此二書,雖互有修短,遞聞得失,而大抵同風,可為連類。”

(2).謂同受天子之教化。《漢書·王吉傳》:“《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契約風,九州共貫也。” 明 屠隆 《綵毫記·為國薦賢》:“九重臨化日,萬國喜同風。”

釋印肅名句,與廖維高名句

詩詞推薦

精通三教越禪機,語默同風和者希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