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廟(用石上詩韻)

作者:張仲深 朝代:元代

曹娥廟(用石上詩韻)原文

淑女貞誠貫九霄,身隨父櫬入寒潮。

一江大浪名長在,三尺孤墳骨未銷。

嚴祀有儀崇令典,素麻宣誥屬熙朝。

當年莽操皆臣子,慚愧賢娥史並標。

詩詞問答

問:曹娥廟(用石上詩韻)的作者是誰?答:張仲深
問:曹娥廟(用石上詩韻)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曹娥廟(用石上詩韻)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張仲深的名句有哪些?答:張仲深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蕭韻

參考注釋

淑女

(1).賢良美好的女子。《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 傳:“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關雎之德,是幽閒貞專之善女,宜為君子之好匹。”《漢書·杜欽傳》:“將軍輔政,宜因始初之隆,建九女之制,詳擇有行義之家,求淑女之質,毋必有色聲音技能,為萬世 * 。” 顏師古 註:“惟求淑質,無論美色及音聲伎能,如此,則可為萬代法也。”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步飛煙》:“若能如執盈,如臨深,則皆為端士淑女矣。” 明 無名氏 《贈書記·家門始末》:“年少書生,工容淑女,雙雙奇事堪夸。” 清 李漁 《慎鸞交·卻媒》:“如今有個內相人家,養著兩位淑女,都有傾城之色。”

(2).泛指女人。多含嘲諷義。 魯迅 《南腔北調集·“論語一年”》:“他們的看客,不消說,是紳士淑女們居多。紳士淑女們是頂愛面子的人種。” 巴金 《<沉落集>序》:“他那遺言如今堂皇地刻在紀念碑的石座上面,甚至那些到金圓國家去觀光的紳士和淑女們也可以看見。”

貞誠

真誠。 南朝 宋 慧琳 《竺道生法師誄》:“識協貞誠,見誨浮諠。” 明 袁宗道 《祭盛老師文》:“比熟察我師行履,貞誠而愷悌,凝靜而沖悒,則又相與亟嘆我師仁者。”

九霄

(1).天之極高處;高空。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詩:“ 巴 江暮雨連 三峽 , 劍 壁危樑上九霄。” 徐特立 《言立》詩:“丈夫落魄縱無聊,壯志依然抑九霄。”

(2).道家謂仙人居處。《文選·沉約<游沉道士館>詩》:“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張銑 註:“九霄,九天仙人所居處也。” 唐 李白 《明堂賦》:“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雲。” 王琦 註:“按道書,九霄之名,謂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練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火霄為九霄。” 宋 陸游 《長生觀觀月》詩:“獨倚欄桿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3).喻皇帝居處。 唐 杜甫 《臘日》詩:“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詩:“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 唐 黃滔 《敷水廬校書》詩:“九霄無詔下,何事近清塵?”

寒潮

(1).寒涼的潮水。 唐 宋之問 《夜渡吳松江懷古》詩:“寒潮頓覺滿,暗浦稍將分。” 宋 梅堯臣 《江寧李諫議》詩:“寒潮日夕至,不與廢興同。” 清 黃燮清 《黃天盪懷古》詩:“從古庸臣好和議,寒潮嗚咽使人悲。”

(2).氣象學上本指冷空氣團離開其源地的移動現象。亦指一晝夜內氣溫急劇下降的天氣現象。 郭小川 《輝縣好地方》詩:“山溝中寒潮時常落腳,暖風卻不在此流連。”

(3).比喻險惡的政治形勢。 張書紳 《正氣歌》:“清明節前一天,一股寒潮突然襲擊了 沉陽 城。”

大浪

一種大涌浪,尤指出現在外海的浪

大浪在上下翻騰

三尺

(1) 指劍,劍約長三尺,故以“三尺”為劍的代稱

(2) 指法律。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法律為“三尺法”,簡稱“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孤墳

(1).沒有合葬的墳墓。《文選·潘岳<西征賦>》:“瞰 康園 之孤墳,悲 平後 之專絜。殃厥父之 * ,蒙 漢 恥而不雪。” 李善 註:“《漢書》曰:‘ 平帝 葬 康陵 。’又曰:‘ 孝平王皇后 , 莽 女也。及 漢 兵誅 莽 ,燔燒 未央宮 , 後 曰:“何面目以見 漢 家!”自投火中而死。 後 不合葬,故曰孤墳。’”

(2).孤獨的或無人祭掃的墳墓。 唐 劉長卿 《過裴舍人故居》詩:“慘慘天寒獨掩扃,紛紛黃葉滿空庭,孤墳何處依山木,百口無家學水萍。” 元 張可久 《人月圓·秋日湖上》曲:“杖藜閒暇,孤墳梅影,半嶺松聲。”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秘議》:“行到窈娘身沒處,手披荒草看孤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長清僧》:“﹝僧﹞問墓所。羣導以往,則三尺孤墳,荒草猶未合也。”

令典

(1).好的典章法度。《左傳·宣公十二年》:“ 蔿敖 為宰,擇 楚國 之令典。” 楊伯峻 註:“令典謂禮法政令之善者。”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擇皇 齊 之令典,致聲化於雍熙。”

(2).泛指憲章法令。《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自今,其敢設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執左道論,著於令典。” 唐 劉禹錫 《汴州刺史廳壁記》:“凡曲防苛禁不情乖體者,悉剗之,一出乎令典。” 清 載澤 等《出使各國大臣奏請宣布立憲摺》:“宜取各國地方自治制度,擇其尤便者,酌訂專書,著為令典,尅日頒發,各省督撫,分別照行,限期蕆事。”

(3).指美好的典禮、儀式。 宋 秦觀 《代賀皇太妃受冊表》:“舉令典於宮闈,溢歡聲於方夏。”

(4).指垂範後世的典籍。 漢 荀悅 《<漢紀>序》:“昔 晉 之《乘》、 楚 之《檮杌》、 魯 之《春秋》、 虞 夏 商 周 之書,其揆一也,皆古之令典,立之則成其法,棄之則墜於地。”

熙朝

(1).興盛的朝代。 宋 陳師道 《賀翰林曾學士書》:“兄弟相望,乃平世之榮光; 魯衛 同升,亦熙朝之故事。” 明 張居正 《壽陳松谷相公》:“誠曠世之希逢,熙朝之盛典也。” 清 龔自珍 《題吳南薌東方三大圖》詩:“熙朝翠華至,九跪迎上公。”

(2).使王朝興盛。《文選·陸機<辯亡論上>》:“大司馬 陸公 以文武熙朝,左丞相 陸凱 以謇諤盡規。” 呂延濟 註:“熙,興也。”

當年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臣子

君主時代的官吏

慚愧

(1) 因有缺點或錯誤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運,僥倖

那王俊得知這個訊息,叫聲慚愧,幸而預先走脫了。——《蕩寇志》

詩詞推薦

曹娥廟(用石上詩韻)原文_曹娥廟(用石上詩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