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克莊的《送王允恭隱君》
全文:
一葉撐來江浪闊,兼金卻去客囊空。
都將歲月供丹灶,不要功名上景鍾。
古有禮羅招處士,今無書幣起逋翁。
南陽只在荊州北,時一登高吊臥龍。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南陽
郡名,現在湖北省襄陽縣一帶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諸葛亮《出師表》
只在
(1).總在;仍在。 宋 蘇軾 《殢人嬌·贈朝雲》詞:“朱脣筯點,更髻鬟生彩。這些箇,千生萬生只在。” 宋 李萊老 《謁金門》詞:“舊恨新愁都只在,東風吹柳帶。”《三國志平話》卷中:“見二嫂靈前燒香奠酒啼哭, 關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賈島 《尋隱者不遇》詩:“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水滸傳》第八回:“那人問道:‘ 薛端公 在何處住?’ 董超 道:‘只在前邊巷內。’”《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心下道:‘佳期只在今夜了,便宜了這酸子。’”
荊州
(1).古“九州”之一。在 荊山 、 衡山 之間。 漢 為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約相當於今 湘 鄂 二省及 豫 桂 黔 粵 的一部分; 漢 末以後轄境漸小。 東晉 定治 江陵 (現屬 湖北 ),為當時及 南朝 長江 中游重鎮。 明 清 置府,後廢。《書·禹貢》:“ 荊 及 衡陽 惟 荊州 。”參閱《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八、《嘉慶一統志》卷三四四。
(2). 唐 韓朝宗 曾任 荊州 長史,為時人所推重,稱 韓荊州 。見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後因以“荊州”稱己所推重之士。 明 章懋 《與張都運吉》書:“願識荊州,為日久矣!”參見“ 識荊 ”。
登高
上到高處。也特指重陽節登山的風俗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唐· 李白《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
臥龍
比喻隱居或未露頭角的傑出人才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三國志·諸葛亮傳》
劉克莊名句,送王允恭隱君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南陽只在荊州北,時一登高吊臥龍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