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子翬的《論俗十二首》
全文:
茲鄉山水佳,昔乃為盜窟。
吾盧已煨燼,荒草牆兀兀。
牆東大梨樹,惟此為舊物。
火燒枝葉盡,老本更奇崛。
眾鳥罷高棲,空庭失清樾。
鄰兒利薪爨,往往肆戕伐。
豈知昂霄勢,長養自毫末。
寒堤孤碓在,廢圃鳴泉出。
衡茅且經營,霜霰昔倉猝。
參考注釋
煨燼
(1).灰燼,燃燒後的殘餘物。 晉 左思 《魏都賦》:“翼翼京室,耽耽帝宇。巢焚原燎,變為煨燼。” 宋 王安石 《外廚遺火》詩之一:“圖書得免同煨燼,卻賴廚人清不眠。” 孫中山 《二次護法宣言》:“﹝ 陳炯明 ﹞嗾使第二師於昏夜發難,槍擊不已,繼以發砲,繼以縱火,務使政府成為煨燼,而致 文 於死地。”
(2).經焚燒而化為灰燼。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二游詩》:“ 洛陽 且煨燼,載籍宜為煙。” 宋 洪邁 《夷堅甲志·郁老侵地》:“吾既伏前愆,約使宅人反之,然二居皆已煨燼。” 清 方苞 《題天姥寺壁》:“雷破而中分之,木身煨燼者十之七。”
(3).指燒盡。 唐 裴鉶 《傳奇·陶尹二君》:“﹝ 始皇 ﹞煨燼典墳,坑殺儒士。”
(4).指火災。《法苑珠林》卷二一:“國城寺塔,終非久固;古來帝宮,終逢煨燼。” 清 龔自珍 《述懷呈姚侍講》詩序:“先母憂半年,吾家火。至丙戌,復之京師,距煨燼已五年,書頗少。”
兀兀
(1) 不動的樣子
他兀兀地看看我
(2) 勤奮刻苦的樣子
(3) 昏沉的樣子
劉子翬名句,論俗十二首名句
名句推薦
汀草含清韻,江猿啼暮寒
釋覺先《過曹娥廟》其六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雲
李白《塞下曲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