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薩都剌的《芙蓉曲》
全文: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兒將斷腸。
絳袍春淺護雲暖,翠袖日暮迎風涼。
鯉魚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飛木葉。
蕩舟何處採蓮人,愛惜芙蓉好顏色。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蕩舟
(1).以手推舟,行於陸地。《論語·憲問》:“ 南宮适 問於 孔子 曰:‘ 羿 善射, 奡 盪舟,俱不得其死然。’”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 奡 多力,能陸地行舟。” 邢昺 疏:“盪,訓推也,能陸地推舟而行。”一說,以舟船衝鋒陷陣。見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奡盪舟》。
(2).划船。 唐 劉禹錫 《采菱行》:“盪舟游女滿中央,采菱不顧馬上郎。”
(1).簸蕩船隻。《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蔡 女為 桓公 妻, 桓公 與之乘舟,夫人蕩舟, 桓公 大懼。”《淮南子·人間訓》:“ 蔡 女蕩舟, 齊 師大侵 楚 。”
(2).用水師衝鋒陷陣。《論語·憲問》:“ 羿 善射, 奡 盪(盪)舟,俱不得其死然。” 顧炎武 《日知錄·奡蕩舟》:“古人以左右衝殺為盪,陳其鋭卒,謂之跳盪,別帥謂之盪主。”
(3).划船。 南朝 梁元帝 《採蓮賦》:“妖童媛女,蕩舟心許。” 唐 李鹹用 《橫塘行》:“紅綃撇水蕩舟人,畫橈摻摻柔荑白。” 元 倪瓚 《九日過彥行用韻》:“蕩舟煙景晚,舉盃當素秋。”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採蓮
即《採蓮曲》。 宋 曼殊 《漁家傲》詞:“一曲《採蓮》風細細,人未醉,鴛鴦不合驚飛起。”參見“ 採蓮曲 ”。
即《採蓮曲》。 南朝 梁 何遜 《寄江州褚咨議》詩:“因君奏《採蓮》,為余吟《別鶴》。”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詩:“露氣聞香杜,歌聲識《採蓮》。” 明 王世貞 《贈梁公實謝病歸》詩:“《採蓮》一曲杳然去,得醉即臥清溪頭。”參見“ 採蓮曲 ”。
愛惜
重視而不糟蹋
芙蓉
(1) 芙蓉花。中國的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麗,白色或粉紅色,在夜間變深紅色
(2) 荷花的別名。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顏色
(1) 色彩。光的各種現象(例如紅色、棕色、桃紅色、灰色、綠色、藍色和白色等),或使人們得以區分在大小、形狀或結構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體的視覺或知覺現象
(2) 指顯示給人看的利害的臉色
顏色不少變。——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3) 指顏料或染料
(4) 為顏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澤
他的衣服上滿都是那種顏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 白居易《長恨歌》
薩都剌名句,芙蓉曲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蕩舟何處採蓮人,愛惜芙蓉好顏色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