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十年僅一過邑城茲來止宿毛氏武山別業倚縣西堞最高處菁蔥峭茜竹柏交響早夕登眺娛極視聽感使君之風義喜故人之交親意之所之輒復染翰·其二

作者:何準道 朝代:明代

原文

孽煙登奇崖,飛步歷危磴。

不圖城郭中,而能具幽勝。

當軒綠萬重,入戶雲氣迸。

罨畫垂長蘿,石瘦松不勁。

木棉老作花,淩晨墜苔徑。

親串時過從,屐齒時相應。

遠峰如佳人,靚服天為鏡。

明妝翠欲浮,輕黛遙堪贈。

佳人與良朋,廢一則兩病。

我來幾何時,勝事乃能並。

老僧世外情,深夜一聲磬。

詩詞問答

問:《餘十年僅一過邑城茲來止宿毛氏武山別業倚縣西堞最高處菁蔥峭茜竹柏交響早夕登眺娛極視聽感使君之風義喜故人之交親意之所之輒復染翰·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何準道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參考注釋

步歷

(1).推算歲時節候。《左傳·文公元年》“歸餘於終事則不悖” 唐 孔穎達 疏:“日月轉運於天,猶如人之行步,故推歷謂之步歷。”

(2).指推算歲時節候的方法。《新唐書·儒學傳上·孔穎達》:“及長,明 服氏 《春秋傳》、 鄭氏 《尚書》、《詩》、《禮記》、 王氏 《易》,善屬文,通步歷。”

危磴

亦作“ 危隥 ”。高峻的石級山徑。 北周 庾信 《和從駕登雲居寺塔》:“重巒千仞塔,危磴九層臺。” 唐 辯機 《<大唐西域記>記贊》:“踰 蔥嶺 之危隥,越沙磧之險路。” 明 劉基 《追和音上人》詩:“絶頂浮雲鎖石關,曲途危磴阻躋攀。” 傅尃 《金山舊聳江心》詩:“寺里山依危磴出,風前塔尚語鈴懸。”

不圖

(1).不料。《論語·述而》:“子在 齊 ,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舊唐書·郭子儀傳》:“ 廣平王 入京師,老幼百萬,夾道歡叫,涕泣而言曰:‘不圖今日復見官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大人》:“女子曰:‘久知兩箇為孽,不圖凶頑若此,當即除之。’”

(2).不圖謀,不想辦法。《公羊傳·莊公十三年》:“ 莊公 升壇, 曹子 手劍而從之。 管子 進曰:‘君何求乎?’ 曹子 曰:‘城壞壓境,君不圖與?’ 管子 曰:‘然則君將何求?’”

(3).不貪求,不謀求。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不圖飲食,不圖茶。” 郭沫若 《羽書集·抗戰與覺悟》:“在這神聖抗戰的期中要不圖苟安,不怕犧牲,不怕打仗。”

城郭

城是內城的牆,郭是外城的牆。泛指“城邑”

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宮賦》

幽勝

(1).幽靜而優美。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積水潭》:“池上建有 蓮花菴 、 浄業寺 ,及王公貴人家水軒、水亭,最為幽勝。” 清 朱仕琇 《髻亭記》:“ 靈應峯 向屬僧居,地稱幽勝。”

(2).指幽靜的勝地。《新唐書·裴度傳》:“沼石林叢,岑繚幽勝。”

入戶

(1) 到別人家裡去

(2) 為定居某地登記戶口

他到北京後第一件事就是入戶

雲氣

稀薄遊動的雲

罨畫

色彩鮮明的繪畫。 明 楊慎 《丹鉛總錄·訂訛·罨畫》:“畫家有罨畫,雜彩色畫也。”多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築物等的艷麗多姿。 唐 秦韜玉 《送友人罷舉除南陵令》詩:“花明驛路胭脂煖,山入江亭罨畫開。” 宋 葉適 《送惠縣丞歸陽義》詩:“二嶺描成翠骨堆,一川罨畫繡徘徊。” 金 毛麾 《遊河西孫氏園》詩:“亭榭依山水亂鳴,已如罨畫障中行。” 清 納蘭性德 《浣紗溪》詞:“一水濃陰如罨畫,數峯無恙又晴暉。”

木棉

木棉科吉貝樹種子外面的絲質纖維。也指一種常綠喬木,產於熱帶,高可數十丈

作花

長出花蕾;開花。 南朝 宋 鮑照 《梅花落》詩:“中庭雜樹多,偏為梅咨嗟。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松頂生蘭》:“有蘭寄生,長松杈椏間,可徑丈,葳蕤四垂,時正作花,香聞遠近。”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九:“澗旁古梅樹,作花已再期。”

淩晨

天快亮的時候;清晨。 清 馮桂芬 《潘母張太夫人墓志銘》:“凌晨盥潄畢,易新衣,有頃,遂不語。”

親串

關係密切的人

遠房親串

過從

來訪;相互往來

得友天下士,旦夕相過從。——歸有光《邢州敘述》

屐齒

(1).屐底的齒。《晉書·王述傳》:“雞子圓轉不止,便下牀以屐齒踏之,又不得。” 唐 獨孤及 《山中春思》詩:“花落沒屐齒,風動羣不香。” 宋 司馬光 《和范景仁謝寄西遊行記》之二:“緣苔躡蔓知多少,千里歸來屐齒蒼。” 清 趙翼 《哭王述庵侍郎》詩:“ 蒲褐山房 緑樹陰,中有兩人屐齒跡。”

(2).指足跡;遊蹤。 宋 張孝祥 《水龍吟·過浯溪》詞:“漫郎宅里,中興碑下,應留屐齒。”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國初 常熟 多畫師。有 黃鼎 者,足跡半天下……故所作多離奇俶詭,為古人屐齒所不到。”

(3).指履聲,腳步聲。 明 王世貞 《曾太學攜酒見訪作》詩:“花宮寂無事,屐齒破高眠。” 清 吳偉業 《九峰草堂歌》:“屐齒俄聞到 茂先 ,一坐傾靡再張飲。”

時相

當朝宰相。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六:“上顧問:‘此人合眾論否?’時相對曰:‘ 易 ( 李易 )乃 揚州 州學學正,必合眾論。’”《醒世恆言·佛印師四調琴娘》:“後來 東坡 為吟詩觸犯了時相,連遭謫貶。” 清 葉廷琯 《吹網錄·丙丁龜鑑有所本》:“書成上之,忤時相意,詔下府獄。”

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懷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幹的人

靚服

華麗的服飾;盛裝。 宋 文天祥 《六歌》之五:“晨粧靚服臨 西湖 ,英英雁落飄璚琚。”

明妝

亦作“明粧”。明麗的妝飾。 南朝 宋 鮑照 《代堂上歌行》:“雖謝侍君閒,明妝帶綺羅。” 唐 韓愈 《李花》詩之二:“靜濯明糚有所奉,顧我未肯置齒牙。” 宋 賀鑄 《減字浣溪沙》詞:“ 越 紗裙染鬱金黃,薄羅依約見明妝。” 清 袁枚 《續新齊諧·鱉精》:“ 吳縣 孫香泉 女適同縣某生。女偶食鱉,得怪疾。喜則明妝艷服,笑舞百出;怒則拋盆擲碗,詬詈不情。”

良朋

好友。《詩·小雅·常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 唐 李商隱 《漫成》詩之一:“ 沉 宋 裁辭矜變律, 王 楊 落筆得良朋。”《三國演義》第五七回:“弦歌知雅意,杯酒謝良朋。” 續範亭 《登高望林老葉參謀長不至》詩:“聞道 延安 多集會,良朋不至秋風來。”

一則

(1).猶言一方面。多用於並列敘述兩件事時。《論語·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漢 王充 《論衡·量知》:“一則不能見是非,一則畏罰不敢直言。” 毛 * 《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第四章:“保持較大一部分兵力於適當的機動地區,不要絕對地分散,一則便於應付可能的事變,一則使分散執行的任務有一個重心。”

(2).與“二則”、“三則”等連用,列舉原因或理由。《朱子語類》卷十六:“《大學》誠意,看來有三樣:一則內全無好善惡惡之實,而專事掩覆於外者,此不誠之尤也。”《西遊記》第一回:“﹝神仙﹞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 巴金 《霧》六:“一則因為這件事很重要,二則他害怕她誤會了自己的意思,所以他說話時不免現出激動的樣子。”

(3).表數量。一項,一條。如:新聞一則;啟事一則。

何時

(1).什麼時候。表示疑問。《楚辭·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麼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

勝事

(1).美好的事情。《南齊書·竟陵文宣王子良傳》:“ 子良 少有清尚,禮才好士……善立勝事,夏月客至,為設瓜飲及甘果,著之文教。” 唐 劉長卿 《送孫逸歸廬山》詩:“常愛此中多勝事,新詩他日佇開緘。” 清 吳偉業 《觀王石谷山水圖》詩:“世間勝事誰能識,兵戈老盡丹青客。” 茅盾 《子夜》十七:“這樣的心情尤以這一夥中的 吳蓀甫 感受得最為強烈。今晚上的行樂勝事是他發起的。”

(2).指寺、觀中法會、齋醮等。 宋 洪邁 《夷堅丙志·壽昌縣君》:“子 愉 夢母如存,且曰:‘……汝與汝父言,亟營勝事,使我得轉為男子。’” 明 邵璨 《香囊記·祈禱》:“見説僊觀修設勝事,特來赴會。”

老僧

(1).年老的和尚。 唐 韓愈 《與孟簡尚書書》:“ 潮州 時,有一老僧號 大顛 ,頗聰明,識道理。” 宋 陸游 《夏夜泛舟書所見》詩:“山房猶復畏炎蒸,長掩柴門媿老僧。” 清 鄭燮 《題畫蘭二十一則》之七:“昔游 天目山 ,與老僧坐密室中,聞幽蘭香,不知所出。”

(2).老和尚自稱。《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老僧與檀越又有一段因緣,願投宅上為兒,以報蓋棺之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居士,你但放心,説兇得吉。你若果有山高水低,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世外

塵世之外

世外之交

深夜

指半夜以後

工作到深夜

詩詞推薦

餘十年僅一過邑城茲來止宿毛氏武山別業倚縣西堞最高處菁蔥峭茜竹柏交響早夕登眺娛極視聽感使君之風義喜故人之交親意之所之輒復染翰·其二原文_餘十年僅一過邑城茲來止宿毛氏武山別業倚縣西堞最高處菁蔥峭茜竹柏交響早夕登眺娛極視聽感使君之風義喜故人之交親意之所之輒復染翰·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