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召歸調鼎鼐,一封天上紫泥書

楊傑張司封泗上春運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傑的《張司封泗上春運》

全文:
經綸才術致唐虞,暫出東南總轉輸。
德教久為諸郡法,國家何止十年儲。
清風繼世留淮甸,和氣先春入汴渠。
不日召歸調鼎鼐,一封天上紫泥書

楊傑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不日

不幾天;不久(限用於未來)

我不日到京,請準備住處

調鼎

(1).烹調食物。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上》:“余見宰人嘆曰:‘ 伊尹 與 易牙 同知調鼎,而有賢不肖之殊。’” 唐 劉禹錫 《送太常蕭博士棄官歸養赴東都》詩:“侍膳曾調鼎,循陔更握蘭。”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左傳》:‘ 晏子 曰:“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是古人調鼎用梅醢也。”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二八:“《農桑通訣》曰:又一種澤蒜,可以香食。 吳 人調鼎,率多用此。”

(2).喻任宰相治理國家。語本《韓詩外傳》卷七:“ 伊尹 ,故 有莘氏 僮也,負鼎操俎調五味,而立為相,其遇 湯 也。” 唐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詩:“未逢調鼎用,徒有濟川心。” 元 薩都剌 《題光春卷上有蕭滕王三學士贊》詩:“未經調鼎休惆悵,會見留酸到子孫。” 清 張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韻》:“自此期調鼎,無端怨失弓。”

(3).指治理國家的才能。 唐 皇甫冉 《彭祖井》詩:“聞道延年如玉液,欲將調鼎獻明光。”

一封

(1).古以十萬平方里為“一封”。《梁書·刑法志》:“地方一里為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方十里;成十為終,終十為同,同方百里;同十為封,封十為畿。畿方千里……一封三百一十六里,提封十萬井,定出賦六萬四千井,戎馬四千匹,兵車千乘,此諸侯之大者也。”

(2).指單峰(駝)。《漢書·西域傳下·大月氏國》:“出一封橐駝。” 顏師古 註:“脊上有一封也。封言其隆高,若封土也。”

(3).表數量。用於書信等封緘之物。 唐 王昌齡 《別李浦之京》詩:“小弟隣莊尚漁獵,一封書寄數行啼。”《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少不得修了一封家書,差人接取家眷入京。”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紙窗兒前,照臺兒後,一封兒小簡,掉在纖縴手。”《儒林外史》第一回:“這一回小婿再去,託敝親家寫一封字來。”

天上

天空中。如:飛機在天上飛;月亮掛在天上。

紫泥

指皇帝詔書。 南朝 梁 劉孝威 《半渡溪》詩:“制賜文犀節,驛報紫泥書。” 唐 白居易 《和錢員外禁中夙興見示》:“坐卷朱里幙,看封紫泥書。”參見“ 紫泥 ”。

楊傑名句,張司封泗上春運名句

詩詞推薦

  • 除夕有感

    李全昌明代〕過去方來瞬息中,浮生大半擲虛空。每憐牆壁孤燈伴,肯信庚申上帝通。根器不分禪俗侶,盤餐常夾筍蔬供。來朝
  • 哭文溪

    趙文宋代〕憶得梅邊載酒時,梅花依舊主君非。春如生客至誰省,人與殘年去不歸。銅雀帳存仙似夢,金台雁到客沾衣。清朝
  • 答鄭山人

    佘翔明代〕海上棲遲漸白頭,垂綸只合老滄洲。宣城聊訪青山去,函谷還瞻紫氣浮。落落風塵誰下榻,蕭蕭秋色獨登樓。多君
  • 浴佛日僧寺送春

    王泰際明代〕兩院苔廚消艷時,流連磚影與花移。佛燈千劫回春色,東帝頹齡委秀眉。未免有詩才子事,因之惜別古人痴。留題
  • 自合江亭涉江至趙園

    陸游宋代〕政為梅花憶兩京,海棠又滿錦官城。鴉藏高柳陰初密,馬涉清江水未生。風掠春衫驚小冷,酒潮玉頰見微赬。殘年
  • 歲晚感事

    宋庠宋代〕榮路冥煩客,腳踏車寂寞州。野氛連市漲,寒水夾城流。塞上真亡馬,江邊獨信鷗。不知芳歲晚,霜雪上人頭。
  • 平江道中

    潘檉宋代〕不載圖書載酒杯,姑蘇台下小徘徊。東風不識人心老,擺柳吹花一併來。
  • 【正宮】黑漆弩_村居遣興長

    劉敏中元代〕村居遣興長巾闊領深村住,不識我喚作傖父。掩白沙翠竹柴門,聽徹秋來夜雨。閒將得失思量,往事水流東去。便
    不日召歸調鼎鼐,一封天上紫泥書 詩詞名句
  • 跋姜春坊梅山詩集二首

    楊萬里宋代〕承華寮寀集鴛鸞,不減應徐讌魏園。中有釣璜清渭叟,向來授鉞少陵壇。錦心繡口搴花草,雪碗冰甌瀉肺肝。身到
  • 次韻答任貢父見寄三首

    項安世宋代〕千金縣蠆尾,一柱兀波心。吾道今如此,微生力未禁。正須公等助,莫廢別來吟。拄杖當分付,相期化鄧林。
不日召歸調鼎鼐,一封天上紫泥書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