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翃的《沁園春·從張將軍觀獵上元》
全文:
火孑高原,霜清遠陣,旌旗蔽空。
聽班聲一動,顏行烏合,鞭梢微示,嘯吻雷同。
逐虎窮山,摩鷹掩日,獵響遙呼野樹風。
還趨險,使奔蛇失徑,伏獸無叢。
兔罝肅肅林中。
奮勇臂、先舒八石弓。
且連摧雉羽,離披墜錦,深搜狐穴,重疊流紅。
弭蓋于田,崇車以肉,殺氣當秋耀武功。
乘時令,並歡傾澤藪,丕振軍容。
參考注釋
班聲
原指班馬之鳴聲,亦泛指馬嘶。 清 吳偉業 《送朱遂初》詩之二:“清秋柳陌響朱輪,帳下班聲到近臣。” 清 蔣士銓 《臨川夢·雙噬》:“班聲亂嘶,萬幕連雲起。”參見“ 班馬 ”。
一動
(1).一次舉動;一個行動。《左傳·昭公十五年》:“禮,王之大經也;一動而失二禮,無大經矣。”《二程遺書》卷二四:“聖人一言一動無不合於天理如此。”
(2).一經發動;一有所舉動。《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昔 文王 一動,而功顯於千世,列為 三代 ,此所謂因天心以動作者也。” 漢 賈誼 《屬遠》:“上之所得者甚少,而民毒苦之甚深,故 陳勝 一動而天下振。” 宋 羅大經 《鶴林雨露》卷八:“大軍一動,萬命所懸,乃可置於度外乎?” 明 陳邦瞻 《宋史紀事本末·陳亮恢復之議》:“有所不動,一動而敵自鬭。”
(3).指思想、感情的突然觸動。《朱子語類》卷三一:“心自是仁,然私慾一動,便不仁了。” 明 胡居仁 《居業錄·心性》:“因心與理二,故一動便亂。”《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俄延了半晌,忽然靈機一動,心中悟將過來。”《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見了丫鬟説出‘ 呂仙閣 ’三字,心中一動。”
(4).猶動輒。如:他一動就罵人。如:這孩子一動就哭。
顏行
前行;前列。《管子·輕重甲》:“若此,則士爭前戰為顏行。”《漢書·嚴助傳》:“以逆執事之顏行。” 顏師古 注引 文穎 曰:“顏行猶雁行,在前行,故曰顏也。” 清 錢謙益 《續次敬仲韻序》:“偃旗息鼓,以避 敬仲 之顏行。”
烏合
(1).形容人群沒有嚴密組織而臨時湊合,如群烏暫時聚合。《晉書·慕容廆載記》:“ 廆 曰:‘彼信 崔毖 虛説,邀一時之利,烏合而來耳。’”《資治通鑑·晉元帝太興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飛烏見食,羣集而聚啄之,人或驚之,則四散飛去;故兵以利合無所統一者,謂之烏合。”《三國演義》第十七回:“ 術 兵雖眾,皆烏合之師,素不親信。”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 謝嗣鳳 ﹞散家財,結同教,招亡命,烏合數千人,揭竿而起。”
(2).指暫時湊合的一群人。 清 侯方域 《上三省督府剿撫議》:“不若移一旅之師……隨宜撲翦,聯樓結寨,漸次燒除,兔窟既破,烏合焉棲?”參見“ 烏合之眾 ”。
鞭梢
(1).鞭子的末端。亦指鞭子。 宋 陸游 《得季長書追懷南鄭幕府慨然有作》詩:“緑樹啼鶯窺帽影,畫橋飛絮逐鞭梢。” 明 周朝俊 《紅梅記·虜圍》:“休教走的忙,他怕的鞭梢下,骨碌碌滾下來可也不當耍。”《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這 青雲山 一帶,鞭梢兒一指,站著的都是我 鄧老九 的房子,躺著的都是我 登老九 的地。”
(2).鋼鞭(兵器)的前端。 元 尚仲賢 《單鞭奪槊》第一折:“馬啼兒撞破連環寨,鞭梢兒早抹著天靈蓋。”
(3).建築用的竹木尾梢。《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關於財務管理》:“七區 靠河村 第一社,兩個月使了兩百多根鞭梢。”
雷同
雷一發聲,萬物同時回響。今泛指事物與人相同者
毋剿說,毋雷同。——《禮記·曲禮上》
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毀譽之昧昧。——《楚辭·九辯》
王翃名句,沁園春·從張將軍觀獵上元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