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文昭的《晚晴氣爽鐙火可親偶翻近詩甲乙編次因成一律》
全文:
得歸茅屋遠塵寰,造物多情不吝閒。
驚酒斷無門剝啄,親人時有鳥間關。
樹頭華月黃於橘,天外頹雲墨似山。
戲罷五禽還繼火,數篇束筍手重刪。
參考注釋
樹頭
樹幹以上的部分。 唐 韓偓 《殘春旅舍》詩:“樹頭蜂抱花鬚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宋 梅堯臣 《和公儀龍圖小桃花》:“三分春色一分休,始見桃花著樹頭。” 宋 楊萬里 《病中感秋》詩:“病中一別祇三秋,況見西風在樹頭。”
華月
(1).皎潔的月亮。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劉楨<感遇>》:“華月照方池,列坐金殿側。” 唐 杜甫 《夏夜嘆》詩:“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疎光。” 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公元夜之作》:“八表流雲澄夜色,九霄華月動春城。”
(2).喻盛時。《文選·劉鑠<擬古詩>》:“芳年有華月,佳人無還期。” 劉良 註:“芳年、華月,喻盛時也。”
天外
(1).天之外。極言高遠。 戰國 楚 宋玉 《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
(2).謂極遠的地方。 唐 岑參 《送崔子還京》詩:“匹馬西從天外歸,揚鞭只共鳥爭飛。” 戴望舒 《示長女》詩:“然後,緬想著天外的父親,把疲倦的頭擱在小小的繡枕。”
(3).謂意想不到之處。《後漢書·西域傳論》:“神跡詭怪,則理絶人區;感驗明顯,則事出天外。”
頹雲
下墜的雲。 晉 傅玄 《正都賦》:“修袖連娟,長裙繽紛,起若翔龍,降若頽雲。”一本作“ 穨雲 ”。 晉 葛洪 《抱朴子·明本》:“焚輪虹霓寢其祅,頽雲商羊戢其翼。”
穨雲:1.柔軟的雲。亦以喻指女子鬆柔的髮髻。 唐 崔融 《嵩山啟母廟碑》:“玄女以明月為珠,素*女以穨雲作髻。” 清 陳裴之 《香畹樓憶語》:“拋卻鴛衾兜鳳舄,髻子穨雲乍綰。”
(2).墜落的雲。參見“ 穨雲駃雨 ”。
文昭名句,晚晴氣爽鐙火可親偶翻近詩甲乙編次因成一律名句